2011年05月14日 07:34 来源:经济日报
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13日发布。研读这份名单,我们不禁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欣喜,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壮大而鼓舞。
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的主营收入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文化艺术类上榜企业第二届的入围门槛是3095万元,第三届提高到了1.2亿元;广播影视类上榜企业前两届为6亿元左右,第三届攀升至18.8亿元;新闻出版类上榜企业第二届为19亿元,第三届则跃升至40亿元。门槛的大幅度提高,代表着我国文化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飞跃,也显示出我国文化骨干企业发展质量的快速提高。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企业30强”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文化产业连续几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的,显示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推动。多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一系列金融和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加快国有电影院线建设等政策性文件的出台,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的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的设立,等等,这些涉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策法规,为文化企业解除了制约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成为文化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的助推器。
“文化企业30强”名单发出清晰的信号:文化企业要坚守社会责任,树立精品意识,生产和传播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的精神文化产品,把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把规模和效益统一起来,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文化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目前,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如期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新完成转企改制总数达到584家,人民网、新华网等10家重点新闻网站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20个省区市基本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的整合。改革出活力,改革添后劲。从本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看,后来者居上的案例并不少见: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发展就居于广播影视类首位;
去年年底才成立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名列新闻出版类第二位,这些都是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丰硕成果。
文化新业态类别的出现,是本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最大的变化,也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之一。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面普及,新型的文化业态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以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发行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方向,2010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达799亿元,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名单,展现了一幅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画卷。“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新任务、新目标。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珍惜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齐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