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业板公司业绩“变脸”

2011年05月16日 23:5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47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利润负增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 ●赵远|北京报道

  吴旗,A股著名的“牛散户”,因为买进的几只ST股重组成功而发家致富,身家一度达到数亿元。

  但是最近,他却栽在了创业板上。

  记者查询上市公司的季报发现,吴旗在2010年二季度以307.99万股的持有量进了东方财富(300059.SZ)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成本为2.25亿元。随后,吴旗又在去年三、四季度连续加仓,将持股量增加到了528.25万股,持股总成本为3.4亿元左右。无奈于今年,东方财富持续下跌,一季报显示,吴旗已消失于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北京“知名散户”高翔说,“现在看来,能赚钱纯粹是靠运气,就像赌博一样,大多数创业板公司目前的表现根本无成长性可言。”

  分析人士认为,一季度公司业绩“大变脸”,指数跌幅达全球同类市场前列。饱受瞩目却又备受争议的创业板,正在经历着痛苦的蜕变。

  “变脸”

  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已成机构和散户指责的焦点。据万得数据显示,据年报统计,2010年度,创业板209家公司中有32家业绩下滑,比例超过15%。其中,宝德股份(300023.SZ)业绩滑坡最厉害,净利降幅达51.53%;朗科科技(300042.SZ)、恒信移动(300081.SZ)等5家公司降幅超过40%。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一季报公布,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恶化加剧。截至5月3日,现有的20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有47家,其中有9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下滑幅度超过30%的累计有18家。真正实现净利润增幅30%以上的创业板公司只有99家,还不足半数。今年上市的56家创业板公司中,就有12家一季报净利下滑。

  记者曾在北京的一次创业板公司业绩评比活动上遇到一家创业板公司的高管,他直言现在根本不好意思参加这类业绩评比活动,因为多数公司的利润增长根本不是靠主营业务获得,而是靠外界的某一笔注资而来。

  “裸泳者”

  业绩的“大变脸”渐渐地让人们看清了哪些公司是潮水退去后的“裸泳者”。

  据朗科科技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09.27万元,同比增长21.27%。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1.74万元,同比减少24.95%。实现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长25%。公司表示,由于公司实现新的专利收入的时间点和金额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公司业绩可能造成重大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而朗科科技此前在4月20日发布的2010年年报则显示,公司全年总营收2.23亿元,同比下降18.07%;运营利润1617.7万元,同比下降59.32%;净利润2021.2万元,同比下降49.07%。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朗科科技在其年报中坦承:“2010年公司经营业绩不太理想。”

  2010年1月8日,朗科科技以34元的发行价登陆深圳创业板,至1月25日,股价蹿至最高点60.83元。不过,随后的一系列变故让人始料未及。

  2010年9月10日,朗科科技创始人邓国顺宣布辞职,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首位上市不足一年就离职的总经理级别人物。公开数据显示,在上市前3年,朗科科技每年盈利均在3900万元左右,然而在登陆创业板后,公司业绩出现大变脸。

  朗科科技于2010年8月26日发布的2010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营收1.06亿元,同比下滑3.02%;净利润957万元,同比下滑33.15%。除业绩出现较大下滑以外,公司2010年年报还显示,去年,朗科科技涉及8宗尚未了结的诉讼或争议案件,其中包括5宗专利诉讼争议以及3件商标争议案件。

  在因官司缠身、业绩下滑而备受“关注”之余,朗科科技还以另外一个身份“闻名”于创业板——股价持续下跌,以至成了创业板的“破发之王”。

  截至2011年5月9日,朗科科技收盘价为23.45元,与最高价60.83元相比下跌了一半多。

  此外,雷曼光电(300162.SZ)2010年年报公布时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为81.94%,但今年一季度同比却骤降38.23%,公司公布一季报后迅速跌停,累计下跌幅度达20.86%。

  另一只创业板股票安居宝(300155.SZ)去年净利润同比增23.2%,3月29日,安居宝年报披露当天股价大涨7.11%,随后最高冲至50.87元。4月25日,安居宝披露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降77.2%后,股票开盘后不久就封在跌停板上。

  “伤心板”

  创业板上市企业大多属于国家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为何表现如此惨淡?

  “现在创业板很多还是传统型企业,只是被推上了创业板而已,高成长性难以为继。”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不能排除有通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客观原因,“但这些是大环境的因素,主板公司不是涨得很多吗?”

  东北证券分析师张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创业板的“泡沫问题”主要是发行市盈率过高,估值过高。很多公司在上市之初都对业绩进行包装,这些被人为拔高的业绩迷惑了投资者。

  张彪坦言,由于严重偏离了价值中枢,导致这些高估值发行的公司在上市后,不得不遵循市场规律,进入回归之旅。

  据万得数据显示,自2009年6月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重启以来,发行市盈率前十的新股中,创业板占了9只,排在第十的新宙邦(300037.SZ)达到111.5倍,最高的新研股份(300159.SZ)达150.82倍;发行市盈率超过100倍的15只新股中,有14只属于创业板。发行价前十的新股中,创业板占了6只。

  华融证券分析师李侠则表示,虽然已经经过4个月的连续下跌,“挤泡泡”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方正证券财富管理中心高级投资顾问杨庆华认为,正是因为创业板企业高成长的神话破灭,主力资金开始蜂拥从这些高估值的创业板个股中流出。由于创业板个股普遍流通盘小,主力资金一有风吹草动,股价便大幅下跌,甚至连续跌停。

  “目前创业板的整体估值仍有50倍左右,与主板20多倍相比,估值仍明显偏高。虽然从去年底创业板就开始调整,但调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因为市场资金一旦形成共识,趋势便难以很快改变。建议投资者不要轻易抢反弹。”杨庆华分析说。

  谁的责任?

  谁该为创业板的现状负责?

  “保荐人,或者说保荐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荐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的新股发行虽然在监管层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机可乘。他分析称,如果新股发行的价格越高,融资额就越大,保荐机构拿到的保荐费用就越多,在这样一种利益驱使下,上市公司实际上很容易成为各个利益体进行联合操纵的对象。

  除了一些券商和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合谋“制造高成长”,在询价阶段,一些机构为获得新股中签,也盲目报价,并在企业上市后大肆吹嘘,然后在高位套现。

  据了解,平安证券在近期共保荐了6家上市企业,包括朗科科技、宇顺电子(002289.SZ)、辉丰股份(002496.SZ)、当升科技(300073.SZ)、大北农(002385.SZ)和壹桥苗业(002447.SZ)。

  这其中的前4家2010年业绩均出现下滑,另外两家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其中大北农仅增长11.7%,表现稍好的壹桥苗业的净利润增长39.6%。 而壹桥苗业的净利润则受到投资者的质疑。

  据壹桥苗业公司年报显示,其业绩增长的原因来自去年12月30日的一笔额外收入。当日公司收到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补偿资金人民币2709.85万元。其中1791.57万元作为去年的经营性资金补偿,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这样的局面,必然令监管层方难堪。

  据悉,中国证监会已于本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业绩变脸”IPO公司的保荐情形。在五一节后,各投行已接到当地证监局发出的通知,要求各家保荐机构对保荐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自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国经济周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