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家分店遭强拆 折射经济型酒店租赁风险

2011年05月17日 01:12 来源:一财网

  正处多事之秋的如家又遇到“难题”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丰台区六里桥如家快捷酒店,店内近百名住店旅客,“莫名其妙地”接到立即撤出酒店的通知。缘由是如家酒店是从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手中租下这栋楼,租期为十年,目前仅履行了四年。而不久前,该楼被北京精图科工贸集团花费数千万元购买,并要求如家酒店腾退房屋。如家不同意而遭到强拆。

  这一事件折射出经济型酒店行业面临着的租赁风险。

  市场不完全数据显示,大多数经济型酒店都是采取租赁方式经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也只有锦江之星和宜必思等极少几家酒店持有自己的物业。比如锦江之星细分有投资公司和管理公司,前者是专门参股和投资物业的,而后者则是输出管理。即便如此,锦江之星自持物业的酒店比例也仅10%左右。而宜必思最初一直以自建物业模式运作。

  “租赁成本低很多,比如一家100间客房的经济型酒店若以租赁方式运作,则装修等成本约600万~700多万,达到1000万就属于极其高端了,但假如要自己买下该物业运作,则可能要数千万元甚至1亿多元不等。”一家连锁经济型酒店高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因此,大多需要节约成本的经济型酒店都采取租赁模式,而且租赁模式会加速扩张,自己购买物业发展速度很慢,比如宜必思在最初几年速度极慢,而如家、7天等则伺机以租赁模式占领市场。

  记者采访多家经济型酒店业者后了解到,在整个行业喜好租赁模式的大环境下,租金变得很敏感。大约在2003年~2004年,也就是如家等迅速崛起的时代,租金成本很低,每平方米平均每天大约只需要几毛钱,而如今每平方米租金已经上涨到至少2.5元/天。这就造成上述被强拆的如家酒店在更换了新业主后,新业主很可能由于不满原本的租金条件而要求如家撤出的矛盾。假如进一步延伸,则可发现更加可怕的问题,上述被强拆的如家租约还未到期就已经被新东家赶出,而很多连锁经济型酒店租约即将到期,届时究竟是租金上升以致涨价维持经营还是撤出都是问题。

  “大多数经济型酒店签的租赁合同都是5~8年,最多10~15年,假如是2003年前后签约的酒店,目前差不多就有一批租约要到期了,届时还将会出现更多类似如家酒店遭强拆的尴尬。假如要重新与业主合作,无非要增加成本,一旦不能承受,届时将会有一大批租约到期酒店停业关门。”上述高层认为,经济型酒店在扩张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部分酒店甚至还以免加盟费为诱惑来急速扩张,这其中都会暗藏租赁危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