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8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拥有众多“共和国长子”企业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基地——齐齐哈尔市,充分利用当地工业企业集聚、技术人才储备雄厚的优势,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不断将创新元素融入传统产业,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老工业基地向新兴产业基地的华丽转身。
老基地渴望“聚木成林”
素有“共和国装备制造业摇篮”之称的齐齐哈尔市,聚集了许多国内机械制造业的知名企业。其中: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被称为“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生产的辊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是我国重特大机床生产基地;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制造企业和世界铁路装备制造业500强企业。
虽然城市工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郝会龙并不讳言上世纪90年代末这座城市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一度陷入的困境:“除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之外,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分工协作,集约化程度低使许多老牌国字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据了解,在本世纪初期,齐齐哈尔的装备工业企业有60余家,分别隶属于中央、省、市、县(区)4个层次管理,相互之间封闭运行,产品配套协作的供需信息沟通不畅,使企业相互配套缺少必要的纽带和联络机制。
齐齐哈尔市发改委副主任王立刚说,当年齐齐哈尔工业企业的生产形式还是传统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加工绝大多数由企业内部完成,就像一棵棵孤立成长的大树,树木虽大,但独木不成林,这种相互孤立的生产模式距离现代化工业要求相去甚远。
“吃配”链条释放集群效应
为改变当地企业间壁垒林立的状况,齐齐哈尔市借助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从发展“吃配经济”入手,探索依托现有大企业,发展地方配套企业,打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界线,努力培育壮大专业化强的产业集群,使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自2003年开始,齐齐哈尔围绕中国一重、北满特钢、黑化、齐重数控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大企业,辟出专门区域逐步引入一定数量的服务加工群体,进而形成产业集群,以降低运输成本,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在齐齐哈尔最大的吃配经济区——富拉尔基区,重型装备、钢铁化工、建材和非粮农业四大产业集群“吃配”企业已发展到70多户,实现产值达70多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7%。
据统计,目前齐齐哈尔已有162户中小企业为本地四大主导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年配套额132亿元,创造税金达2.2亿元。其中,为中国一重集团生产配套的有富重传动设备制造公司等32户企业,为其配套加工大型发电机转子、小型轧辊等产品,年配套产值达20多亿元;为黑化集团、北满特钢配套的有德科化工有限公司、浩盈钢铁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为其配套生产煤沥青、无缝钢管等产品,年配套产值达100亿元。
中国一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克俊说,企业当时选择在齐齐哈尔投资建厂主要考虑当地的工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拖拉机制造涉及几十个工序,上百个零部件,全靠自给自足不可能实现,必须多行业、多工种协作,更多地要依靠当地配套完成。”王克俊说。
传统融入科技发挥创新效应
在释放产业集群效应的同时,齐齐哈尔市充分依托当地固有的传统产业,并不断将创新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站在了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前沿。
2010年12月18日,由中国一重承制的我国首台完全自主化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通过安全测试,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的制造,经过独立研发、自主创新,已完全实现国产化,具备了为我国核电建设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成套装备的能力。中国一重董事长吴生富说,随着近年来国内建设项目的增加,从国外进口难以满足需求并存在技术引进障碍,严重影响我国核电站建设进程,中国一重此次取得的技术突破是几代中国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
近年来,齐重数控连续突破世界高端技术难关,相继推出填补空白的国内首台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车床和世界最高精度的“数控立式磨床”,改写了此前我国同类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齐二机床的重型数控机床产品在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及品种系列等指标上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借助强大的科技研发平台,齐齐哈尔市近年开始涉足新能源产业,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的发展目标。2010年,齐齐哈尔市与上海联孚集团合作的新能源客车产业项目,包括新能源客车、零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等三大板块,建成后将年生产太阳能与传统电池的电-电混合动力新能源电动客车、公交车1万台,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86亿元、利税57亿元,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