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8日 01: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张遥 杭州报道
根据国家海洋局近日公布的中国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沿海8省共计176个“无人岛”面向包括外资企业和人士在内的单位、个人公开招租。相关专家认为,开放“无人岛”投资将加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步伐。但要将海岛经济开发利用好,还需要投资者、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共同发力。
176座海岛公开招租
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申请审批的试行办法出台表明,无居民海岛开发正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国家海洋局近日公布了中国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176个无居民海岛涉及浙江、广东、辽宁等8个省区,海岛开发的主导用途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随后,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从审批权限、申请审批程序、审批内容等方面对海岛开发作了具体规定。
国家海洋局相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些沿海省市还将进一步出台细则,但申请审批的试行办法出台表明,无居民海岛开发正式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根据国家海洋局印发的试行办法,如果“无人岛”开发项目涉及填海连岛、探矿采石,或是涉及国家领海基点等等,需要经过国务院审批。其他用途的无居民海岛使用则需要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如果海岛开发项目含有建筑工程,最高使用期限为50年,其他类型用岛的最高使用期限为30年。
至于“无人岛”的租用使用金,除了根据海岛周边经济环境、离岸远近等因素设定出让最低价,还包括根据开发类别对环境影响大小所支付的“生态补偿费”。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利用规划处处长顾子江告诉记者,林业种植对海岛生态环境破坏性小,部分海岛每公顷每年只需要缴纳14元使用金,而如果在资源较好的海岛进行填海连岛建设,使用金最高能达到每公顷每年24万元。
海洋经济新增长点
“密集出台的发展规划显示出,海洋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国家海洋局在此前召开的海岛名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开发经验,比如马尔代夫开发海岛旅游业就是较成功的先例。
这被认为是中国近年来将经济发展触角伸向海洋的又一举措。“密集出台的发展规划显示出,海洋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
近年来,中国迈向“蓝色经济”的步伐日趋加快,东部沿海的海洋经济链条正在逐步形成。200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向海洋寻求突破。2010年,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转身向海”的步伐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持续前行。2011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拥有漫长海岸线、全球吞吐量第一大港的浙江省,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也在今年两会前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4月初,温家宝在北京听取《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的汇报时指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应当看到,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仅关乎沿海区域发展,更体现出中国正在通过开放型的经济形态积极融入世界。”王小广说。
发展“海岛经济”尚需多方联手
专家认为,经过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变成了一个个社会单元,大陆上出现的治安问题、消防问题等都可能在海岛上出现。此外,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会给海洋环境带来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不久前完成的国家“908专项”海岛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共有海岛10100多个,其中大约9600个都是无居民海岛。专家认为,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潜力很大,如果第一批集中开发收效好,投资海岛的热情将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投资者、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都应做好准备。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夏小明说,经过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变成了一个个社会单元,大陆上出现的治安问题、消防问题等都可能在海岛上出现,海岛交通不便,个人和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比较单薄,分别该由哪些部门来负责管理,建议在相关细则中明确。此外,近期国内外部分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在前期规划建设时应注意建立预警体系,避免无居民海岛在灾害来临时成为信息孤岛,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也加剧了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担忧。顾子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不论怎样强调保护,只要是开发行为,就会给海洋带来直接或潜在的影响。”根据国家“908专项”海岛调查成果,我国海岛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消失的海岛共计805个,其中由于围填海、炸岛挖沙而消失的海岛占了701个。
专家认为,尽管此次推出的无居民海岛开发细则已经从使用金标准上,收取“生态补偿费”,体现了中国对海岛“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仍应加强审批监管,个人和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也应当严格遵守前期规划。一旦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将很难逆转。
专家同时提出,海岛相关的科学研究能力亟待加强。“否则既不知道每个海岛的承载能力究竟有多少,很难将海岛资源利用到最好,对海岛上可能出现的危险也难以防范。”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说。
据悉,新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正在修编之中。金翔龙建议,一旦无居民海岛开发规模化、常态化,在设定每个海岛的主导功能时应该充分尊重海洋功能区划,确保将海岛开发纳入海洋经济的有序发展。
当岛主:并不“浪漫”的冒险
中国首次集中公布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录很快引发了各路资本的注意。事实上,无居民海岛开发在国内早有先例。然而从沿海各地二十多年间的尝试来看,海岛投资动辄花费千万元,多数却收效并不理想。基础设施建设从零开始,后期资金投入难以预计,不少地区还得经受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无人岛”开发真的只是一场“浪漫的冒险”?
“岛主热”热度不一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投资者对于不同开发类型的海岛,兴致冷热不均。加上部分沿海省市还将各自出台开发细则,一些投资者仍处于观望之中。
公开招租176座海岛的消息一经发布很快引起了各路资本注意。《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投资者对于不同开发类型的海岛,兴致冷热不均。加上部分沿海省市还将各自出台开发细则,一些投资者仍处于观望之中。
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在群岛上设立的地级市,浙江省舟山市此次共有10个无居民海岛入选开发名录。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域管理处副处长倪定康透露,消息公布一周之内就有5座海岛达成了初步投资意向,根据前期规划,其中3个较小的岛用作交通建设,在上面建大桥桥墩。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经达成投资意向的海岛,有些在一两年前就已经引起投资者注意。但对于舟山此次公布的其余5座旅游娱乐类用岛,并未引发多少回应。
一向嗅觉敏锐的温州人也意识到了海岛上的商机。温州中小企业投资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有些温州商人在海岛名单公布的当天就开始打听。不仅是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其他省份的一些海岛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不过海岛开发做哪些项目,在哪片海域开发,效果差别很大。”尝试过海岛旅游开发的周德文说,以旅游开发为例,投资回报周期长,东海海域相比南海海域旅游季节性更强,夏季受到台风侵袭的几率也更高。
一名经营外贸生意的温州老板透露,他在看到海岛招租新闻的第二天就向消息灵通的朋友咨询,最近一段时期仍在持续关注。“几千万的投资金额没问题,但毕竟不是一笔小投入,一定得找到前景好的项目再入手。”
对开发前景看好者多为大企业
无居民海岛开发究竟成本几何?据了解,动辄花费上千万元租下海岛、完成基础建设,后期投资还得拼体力、拼耐力,投资金额之巨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花钱买下使用权只是迈出了“无人岛”开发的第一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岛开发成功的往往都是大型企业,资金投入和人员精力都跟得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夏小明举例说,广东一座海岛几年前被一家公司租去做原油储运中转,经济效益和环评结果都比较好。
另据了解,浙江一家民营企业几年前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向舟山的一座无人岛,经过前期场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环评等工序,总投资约2.4亿元的环保发电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据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刘景力介绍,发电项目所处的团鸡山岛上,原本存放着舟山市近年来的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一期投产之后,每天能处理垃圾600吨,与舟山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基本相当。每吨垃圾大约能发电300度,处理之后剩下的废渣大约是原有垃圾体积的20%,废渣还可以被做成建筑材料。
“原本是一座垃圾岛,现在通过环保产业却能变废为宝,但光是前期铺设海底电缆和水管、实现‘三通一平’,就耗资两千多万元。”刘景力说,海岛开发的资金投入量很大,但是环保产业符合国家转型升级的大方向,项目运营过程中也将对环保严格把关,企业对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看好。
据了解,此次集中公布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录中,浙江舟山目前已有初步意向的5座海岛均为企业投资。“相对而言,大企业各方面实力比较足,收效也比较有保障。”倪定康说。
个人作“岛主”后劲须加强
海岛管理部门提醒,供水、供电、交通是海岛开发首先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基础设施投入往往只占总投入的几分之一。买下使用权之前要充分考虑后期开发能力,以免中途夭折,前期资金也打了水漂。
面朝大海坐拥一岛——武侠小说里世外高人一般的生活让人神往,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录的公布也引起了个人投资者的关注。专家表示,如果想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个人投资者对海岛开发所需的大量后期投入、规划设计方案、环保意识甚至安全预警机制等等,都应当做好充分准备。
被外界称为“中国第一岛主”的浙江人朱仁民,在浙江舟山莲花岛投资开发十多年。谈起体会时朱仁民表示,“无人岛开发和浪漫扯不上任何关系,完全是一片荒蛮。花了几千万元我已经算不清了,留给我的是苦涩和辛酸。”
朱仁民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谈起海岛开发,周德文也连连感叹“岛主不好当”。几年前,他和朋友在温州一座住人岛的海湾里做起旅游开发。尽管岛上已经通水、通电,但投入2000多万元之后他们发现,“海岛开发就是个无底洞”。此外,温州周边夏天有台风、冬天气温低,做旅游开发季节性强,收效并不理想。
海岛管理部门提醒,供水、供电、交通是海岛开发首先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基础设施投入往往只占总投入的几分之一。尤其是像国家鼓励的林业等生态开发用岛,一年一亩地租金很低。后期开发往往需要上千万元资金作保证,买下使用权之前要充分考虑后期开发能力,以免中途夭折,前期资金也打了水漂。
“从此前的经验来看,个人投资海岛开发往往缺乏完备的运营团队,防范风险的能力也相对有限。”倪定康表示,海岛开发要对自然状况作充分的心理准备,例如,对于旅游娱乐等有人上岛的开发项目,最好选取面积较大的岛屿,小岛海拔低,台风季节可能被风浪淹没。
“中国第一岛主”朱仁民和他的莲花岛
——一个国内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样本
“海岛开发的成本早已超越了几千万的资金投入,它是我几十年来人生目标一个重要部分。”暮春的杭州,被外界称为“中国第一岛主”的浙江人朱仁民讲述起他的海岛生活感叹良多。
“莲花岛”是朱仁民给海岛起的名字,因为它位于浙江舟山的莲花洋上,形似一座卧睡的观音。朱仁民起初就设想好,保护岛的独特形态,再配上一些艺术雕塑,让莲花岛成为免费供人参观的艺术品。
朱仁民发现,国外早已有私人做海岛开发的经验,便产生了买岛的念头。1992年回国之后,朱仁民在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研究院任院长。闲暇之余,他常常赶到舟山上岛勘测。然而他发现,岛上原有的海桐被村民们砍了当柴烧了。与此同时,一些名贵的兰花也遭到乱挖。
“那些景象让我陷入了焦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将它买下来保护好,留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观赏。”
当时国内没怎么听说买岛,具体怎么操作也没有定论。经过几番商议,朱仁民花了近10万元买下了莲花岛40年的使用权。1996年,朱仁民正式开始了他的“岛主”生活。
“和现在很多人买岛的目的不同,我作岛主是想来保护海岛的。但哪怕是买岛做开发建设,也应该首先绷着保护生态的这根弦,否则开发越多,越是海岛的不幸。”朱仁民说。
按照朱仁民的规划,要保护莲花岛原有的轮廓线,在岛上建造艺术广场、纪念馆、艺术馆,再为它雕刻一些罗汉、观音佛像。
然而朱仁民很快发现,尽管这座小岛与普陀山仅隔着不到两公里的海面,和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距离不过800米,但它终归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海岛,开发难度大大超出想象。
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是,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从零开始。水、电得从几公里外的舟山本岛上牵设过来,划船上岛连航线都没有。仅仅是让海岛通水通电,朱仁民就坐着船往海岛跑了上百趟,有几次遇到台风,差点连命都丢了。
作为一名建筑艺术设计师,朱仁民自己操刀做起了莲花岛的建筑设计。在距离杭州西湖不远的一幢小楼里,朱仁民一边绘制计算、查阅资料,一边请教专家,暂停画画、筹资和所有的应酬,给岛上的每一个凹口、每一块岩石都做了规划。
用他自己的话说,昏天暗地干了半年,才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图纸雏形。
就这样,一场力求原生态的建设工程开始了。
“施工开始之后才发现,无人岛开发和浪漫扯不上任何关系,完全是一片荒蛮。花了几千万元我已经算不清了,留给我的是苦涩和辛酸。”朱仁民说。
“永久免费”,这是朱仁民树立在莲花岛入口处的石碑说明,也是他对于海岛的理解:“每一座岛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沉淀的精华,它是人类共有的资源,也值得让每一个人珍视保护。”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朱仁民将莲花岛作为一个永久免费参观的景点向世人开放。
“我从没想过开发海岛来赚钱。”朱仁民说,除了每年接待数万名游客参观,岛上还不时会迎来一些穷困的艺术家,供他们免费吃住一段时间,进行艺术创作。
然而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海岛上出现了被随手扔掉的果皮垃圾,有些佛像的手指头也被毁坏了。
“这只是一些细小的影响,令我担心的是现在的海岛开发热潮。如果没有对祖国版图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的尊重,只为了经济效益去开发海岛,大自然一定会对人类予以报复。”
回想起莲花岛不远处曾经填海造陆的机器轰鸣,“岛主”朱仁民陷入了沉思。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