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一房一价细则:信息透明是否到位待严格监管

2011年05月18日 11: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海市发改委前天公布了“一房一价”细则后,昨天引发了购房者、开发商和中介公司的热议。市场普遍认为,这一规定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上海楼市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购房者理性消费。有业内人士提出,相关部门应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力度,督促政策的实施到位,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公开和规范化。

  正在筹划购买婚房的市民小叶,最近每去一个楼盘实地看房前后,都要登录“上海网上房地产”查阅楼盘的基本消息,在这里,他可以查到该楼盘的可售总套数、已售套数、参考价、可浮动幅度、每套房屋的销售状态等信息。“此次‘一房一价’细则的覆盖面更广,进一步规定了商品房经营者应当在商品房交易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布楼盘基本信息、房源价格信息、已登记房源信息和收费项目信息,而且是要求对每套商品房进行明码标价,这样,我们在售楼处就能随时查阅。”小叶说,有了这个新规,就不用担心开发商玩“饥饿营销”法,自己也不用因为怕后续房源涨价而匆忙入市了,可以笃悠悠在已经初选过的几个楼盘中进行比选。

  “‘一房一价’细则后,我们可能会对一些楼盘的定价策略作些调整。”昨天,沪上某代理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由于细则规定,商品房经营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备案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且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商品房,以往惯用的“低开高走”定价策略将行不通了,这需要楼盘在开盘之前进行更为细致的市场调研,以防开盘以后陷入被动”。

  此次“一房一价”细则出台前,上海已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方案中申报“一房一价”,明确调价期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对外销售。于是很多开发商在价格备案时,故意将价格定得偏高,实际销售时,再通过促销、打折的手段吸引购房者。“细则实施后,如果开发商最初的定价依然虚高,一旦所有价格在售楼处公布,偏高的价格肯定会影响其客户的累积和销售进度。此时如果开发商再在公布的价格基础上打折的话,对其品牌的影响会更大。”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认为,而如果公开的价格偏低,可能吸引到大量购房者超额认购,此时开发商因为无法再上调售价,将会造成利润的损失。因此,今后开发商对于定价,将会是慎之又慎。

  前天公布的沪版“一房一价”细则中提到的“中介服务机构销售二手房的明码标价参照本通知执行”,昨天也引起了沪上二手房中介公司的关注。上海中原地产、汉宇地产、德佑地产等多家中介公司均表示,“一房一价”、“明码标价”的规定,对于二手房交易应当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因为二手房的定价主体是房东,房东并不会因为公开信息而感受到压力,进而调整价格,关键要看市场供求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一房一价”细则对于二手房市场的积极作用在于,购房者能增加信息获取的完整度,减少了因个人专业度不够而引起的信息疏漏,降低交易风险。

  (责任编辑:何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