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8日 15:25 来源:商务部网站
本报讯 (记者 刘虹) 从2000年至今我国正式施行药品分类管理的10年间,中国OTC市场规模增长了近5倍,到2009年达到1209.5亿元,预计到2014年将达到1923亿元。近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简称OTC协会)向外披露了这一最新统计数据。
《医药经济报》记者从OTC协会获悉,由该协会撰写的《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发展蓝皮书》(2010)(简称《蓝皮书》)将在5月25~27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自我药疗年会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五届三次会员大会上向社会正式发布。《蓝皮书》得到了相关行业协会的关注,以及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权威信息和数据支持。
《蓝皮书》分为正文和附件两大部分。正文部分回顾了中国OTC行业发展历程,介绍了行业的现状及品种分类和市场情况,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向政府部门提出了适应非处方药特点的政策法规建议;附件部分介绍了中国药品分类管理重大事件、部分重点非处方药生产分销企业、非处方药各大品类市场分析以及国际上的相关管理规定。
《蓝皮书》指出:1999年,中国药监部门发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公布了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和非处方药专有标识。截止到2004年,中国先后公布了6批非处方药目录,被列入目录的有4326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种920个,中成药3406个。自2004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非处方药注册和转换评价工作,建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动态监测机制。到目前,先后又有391种药品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其中化学药品128种,中成药263种。与此同时,把不适宜按非处方药管理的24种药品(化学药品13种、中成药11种)转为处方药。至今,中国已初步建立起药品分类管理制度,OTC行业已经一枝独秀,至2009年,在1209.5亿元市场规模中,医院OTC市场占了487.1亿元,零售终端市场占了722.4亿元(占比60%)。
《蓝皮书》同时指出,中国OTC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与整个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药品分类管理法规体系有待完善,关于OTC注册及转换,名称(标签、说明书)管理,医保支付、价格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尚未充分体现非处方药的特点,与处方药加以区别,不利于OTC的创新与品牌建设及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此,OTC协会将向有关部门提出简化OTC注册与转换流程,鼓动OTC产品创新,与处方药区别对待,积极扶植和支持创建OTC品牌,研究与改革OTC药品的医保支付政策,落实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OTC品种的企业自主定价政策,政府定价的OTC品种要充分体现非处方药品牌的价值,政府在制定医改政策和医药宏观发展规划时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自我保健和积极负责任的自我药疗等建议。
OTC协会还表示,今后将每两年发布一次《蓝皮书》。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