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1日 01:31 来源:信息时报
食品专家称肉品类别鉴定属于常识,暂无此鉴定项目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文) 一块肉是牛肉还是猪肉,熟练的卖肉师傅凭肉眼就可以分辨出来的简单问题,却难倒了专业的检测机构。海珠区刘小姐上个月24日向工商部门投诉,称在宝业路百佳超市买到疑似用牛肉膏涂抹猪肉冒充的“黑椒牛扒”。按照相关规定原本7~10个工作日就应该出来的检测报告,工商部门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至今未能出具鉴定结果。
记者调查:涉事超市已无牛扒售卖
海珠区刘小姐上个月24日向工商部门投诉,称在宝业路百佳超市买到疑似用牛肉膏涂抹猪肉而成的“黑椒牛扒”。截至昨日,事件过去近一个月,记者再次走访了宝业路百佳超市,发现原有大盘装及方便盒装的两种牛扒档口已不复存在,现有的肉档内,只是简单地分为猪肉及“精品牛肉”。在“精品牛肉”专柜内,记者也只看到包装在方便盒内的生牛肉,并无商家用佐料腌制的牛扒。一工作人员解释说,自从4月底刘小姐投诉可能购买到“假牛肉”后,超市方已停止了牛扒的售卖。
而在丽影广场内的好又多超市,牛肉档几乎占据肉档一半。肉档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未听说有顾客投诉在该超市买到疑似猪肉的牛肉,牛扒的销量也未受到4月假牛肉事件的影响。
检测机构无此项目
海珠区刘小姐购买的“黑椒牛扒”,其真身到底是猪肉还是牛肉?4月24日,海珠区工商分局派人前往百佳超市进行调查,25日,工商部门从超市提取样品送往第三方委托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调查。
按照正常的程序,送检后的7~10个工作日内可出检测报告。然而,在时隔25天后,记者昨日再次致电海珠区工商分局获知,检测报告迟迟未出。一份看似简单的检测报告何以难产至今?工商分局解释,对于消费者投诉的食品质量检测,按照程序,必须经过有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方能作为执法依据,“首先得判定消费者购买到的到底是牛肉还是猪肉,工商才能进行执法。但这却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困境,目前在质监、农业部门等属下数十家有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里,都没有判定到底是何种肉类的检测项目”。
工商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期间工商部门甚至还向多家高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室求助。但这些实验室即便能辨别出肉的种类,也不具备相关国家资质认证,因此它的检测结果、报告,没有法律效力也就不能作为执法依据。“对方出不来检测报告,我们也出不来(检测报告),这件事情令我们都觉窝火”。
投诉者:常识来看肯定不是牛肉
等待近一个月后,投诉如石沉大海,刘小姐感觉到很郁闷,“猪牛肉的区分,这些用肉眼都能区分的事情,竟然还要拿到检测部门去检测,并且检测这么久了,还无法出具报告,简直不可思议。”刘小姐认为,自己购买的肯定不是牛肉,“我妈妈今年已60多岁了,下厨已几十年了,难道还看不出来是什么肉?从生活常识判断,肯定不是牛肉。”
刘小姐告诉记者,投诉后,曾经拿着“身份未定”的“黑椒牛扒”请肉档档主鉴定,档主告诉刘小姐无法具体判断是什么肉,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牛肉。
因为迟迟没有结果,引发民众普遍关注的“黑椒牛扒”至今还躺在刘小姐家中的冰箱里。
肉档档主:猪牛肉凭肉眼可辨
猪牛肉的鉴别真就这么难吗?记者走访了东兴粮油肉菜市场的多家肉档。一位有着近十年从业经验的档主告诉记者,牛肉猪肉一般凭肉眼可基本判断。首先是外观颜色,牛肉红一点,猪肉稍微淡一些;从肉质上判断,猪肉比较细腻,牛肉比较粗糙;从纹理上判断,牛肉的纹理大清晰可见,猪肉相对细滑;从气味上判断,牛肉闻起来有少许的腥味,味道重过猪肉。
食品专家: 造假频频导致“常识”不常识
检测一块肉到底是猪肉还是牛肉,真的就这么难吗?记者昨日打遍了熟知的农业、食品专家电话后,却尴尬地发现,自己遭遇了无合适采访对象的“真空地带”。记者在查遍了高校食品学院相关专业介绍后发现,尚无相关专业方向、或专家能对“身处迷局”的黑椒牛扒作出权威的判定。
究其原因,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刘小燕告诉记者,在专业研究机构,确实无相关方面做类别的鉴定,自己在科研实验中,也从未遇到。用仪器检测食品中的含量确实可以,但没法用仪器检测并判断是什么类别。而造成目前猪牛肉区分不了的现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造假频频出现,导致原本清晰的常识不再常识,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