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沪深300指数估值逼近历史大底

2011年05月23日 05:16 来源:现代快报

  

沪深300指数估值逼近历史大底
沪深300指数周K线走势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理论叫短板理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其盛水的最大量并不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目前,A股市场同样面临短板理论的考验。

  当前,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已经与2005年、2008年大底阶段的估值十分接近了。随着指数在当前点位企稳,似乎一场大行情正在悄然酝酿。而高盛投资集团近期也发出了A股市场可能上演“黑天鹅事件”的声音,认为被压抑太久的A股市场今年或将出现“疯狂上涨”。

  然而,通过历史数据测算,一轮像样的行情可能将推迟到6月底7月初才可能发动。

  《每日经济新闻》

  现象

  沪深300触底,中小板依旧高估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20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整体法测算,下同)为13.9倍,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三周低于14倍,截至5月6日和5月13日当周的数据均为13.92倍。

  沪深300指数低于14倍的市盈率水平在历史上并不多见。2005年4月8日,沪深300指数正式发布,至今已经有310周时间。若将310周中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从低到高排列,2011年5月20日13.9倍市盈率排名历史第20位。

  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市盈率最低的是2008年10月31日,当周的市盈率12.51倍。值得注意的是,沪深300指数最低的前19周时间竟然全部集中于2005年7月前后和2008年10月前后。前者对应历史大底998点,后者对应大底1664点。

  和沪深300指数触底相类似,上证A股的市盈率也同步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目前,上证A股的市盈率为15.07倍,历史排名第九低位。显然,在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的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的当下,市场难以下跌也就不难解释了。

  然而,相比沪市A股和沪深300指数触底,深证A指和中小板综指的估值却依旧高企。数据显示,5月20日,中小板综指的市盈率为38.2倍,较其历史最低值16.2倍(2008年10月31日),高出了一倍有余。深证A指除了受到中小板股票的影响,还受到创业板股票的拖累。目前,深证A指的市盈率为33.2倍,历史上深证A股最低市盈率出现在2008年11月7日,当日的市盈率为14.55倍。可见,中小市值股票估值依旧高企,对行情的上涨构成不小压力。

  历史

  大行情需两大“共振”

  从历史经验看,大行情往往有其可以摸索的规律。诚然,像沪深300指数估值触底,的确可以称作是大行情必备的因素,这是必要条件。大行情产生时,往往有两大“共振”。

  首先,是各板块的估值“共振”。

  数据显示,2005年6月3日,上证指数市盈率首次“跌破”17倍;此外,深证A股指数市盈率首次“跌进”了25倍;中小板指数市盈率也首次跌进了21倍。很明显,上述板块市盈率均在此时创出历史新低,这一估值底部与2005年6月6日A股的历史大底,十分吻合。2008年10月31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降至12.51倍,一举刷新了2005年998点区域出现的市盈率最低值12.78倍。此时,由于上证指数、深证A指、沪深300等三大指数形成“共振”,底部特征渐明。需要注意的是,中小板指数的市盈率是在2008年11月21日创出新低19.07倍,距离大盘底部相隔几周时间。

  其次,政策面和资金面“共振”。

  1996年5月31日之后上涨130%的大行情,其基本面刺激因素便是从1996年5月1日起,我国进入降息周期,存款利率下降将推动市场资金的增多,这自然成为推动股市向上的动力。2005年998点大底则伴随着股改、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2008年见底1664点的刺激因素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出台的重大经济刺激计划。

  展望

  中级反弹要等到6月底7月初

  如果不是大级别的行情,中级反弹则需要两大诱因。

  除了大级别行情以外,中级反弹也与估值的变化息息相关。阶段见底行情出现时,虽然估值并不会都创新低,但均会出现一次“跳空”向下,砸出底部。

  数据显示,2010年7月2日,上证指数市盈率突然从其上周的17.5倍跳空跌至15.93倍,深证A指市盈率则从34.85倍锐减至28.1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从上一周的15.87倍,降至14.09倍;中小板综指市盈率则从前一周的42.22倍,猛降至35.22倍。

  和历史大行情不同,中级反弹往往不需要政策面和资金面扭转的支持。不过,每当年报或季报出炉的前后,都有较大概率出现一波行情。因为当新的财报来临时,如果上市公司实际增速较好,那么每股收益就会提升,在指数不变的情况下,估值就会降低。面对估值的降低,市场资金便找到了做多的理由。

  2009年9月30日起,沪指迎来了一波20%的上涨行情。此时,3季度即将结束,三季报预告已经纷纷出炉,季报行情也就此展开。2010年7月2日,行情再次展开。沪指两个月上涨了14%。此时恰逢中报出炉之际。2011年1月25日,沪指见底2661.45点,此时恰逢2010年年报披露开始。

  目前,无论是政策面、资金面、估值因素还是时间因素,都不具备产生大行情的可能。一轮像样的行情要产生,或许要等到6月底7月初。

  由于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已经见底,指数大幅杀跌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小市值股票或仍有一个价值回归过程。如果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突然出现破位快速杀跌,中期市场底部可能就来临了。

  此外,目前的基本面状况趋于平静,不利因素在减弱,但还远没有利好出现。国外,美国QE2的到期、大宗商品价格的筑顶以及对欧洲债务问题的担忧使得美元一度快速反弹。国内,4月份,我国投资、工业、进口增速和消费等主要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迹象。此外,目前资金面也没有改善迹象。存款准备金持续上调,增量流通性对通胀的贡献已近尾声。

  从时间上看,距离下一个财报披露时间还有1个半月,在7月份及中报披露到来之前,市场显然缺乏做多理由。如果2010年年报预告和报告出现超预期因素,机会就有望出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现代快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