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4日 13:20 来源:新闻晚报
□见习记者 沈梦捷
晚报讯 昨日沪指破位大跌2.93%,跌破年线,失守2800点。分析人士认为,破位下行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经济滞涨忧虑未见好转,并有加重预期。电荒和干旱使得未来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预计加重,同时通胀短期看不到回落的迹象。 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初值为51.1,反映中国制造业景气程度正在降温,中国经济前景也将面临压力。
二是通胀居高不下且看不清拐点,导致政策面拐点预期延后。同时自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资金面上涨的趋势依旧延续。
三是国际板预热再度升温预计世界500强打头阵,强大的分流和吸血压力,导致市场参与谨慎。
四是希腊评级遭降,欧债危机加重,美元指数大幅上行并创出本轮反弹新高,亚太股市集体杀跌,空头氛围浓厚。
事实上,在面对国际板“抽血”之前,今年以来的新股扩容潮早已令市场负重累累。在各种形式扩容压力有增无减,同时无增量资金入市的背景下,A股市场正遭遇“资金荒”。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A股市场“抽血”的金额已高达3380亿元。其中仅IPO募集资金就达1329亿元。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首发家数已达到了创纪录的135家,其中5月前半月IPO家数已达24家。华泰联合刘湘宁预测,上市公司5月份还将募资约596亿元。
对于目前市场疲弱现状,有股民认为 “目前市场最大的利空是新股发行”。 “近7成新股的两轮破发潮是中国股市20年来绝无仅有的股灾,新股发行该停业整顿了。”著名财经评论员李志林表态。
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在“2011中国金融高峰论坛”上表示,下一阶段将继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这引发了市场的讨论。当前资金与股票供求关系进一步的不平衡,导致市场调整气氛弥漫,股市走强难以完成。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如果眼下这场“圈钱”大戏继续疯狂上演,IPO或有可能再次被叫停“修理”。
事实上,中国股市历史上早有IPO“七停七启”的历史,分别为1991年3月至7月、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1995年4月至6月、2001年8月至11月、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2005年 5月至 2006年 6月、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需要强调的是,其中多次IPO叫停期间,A股市场均出现放量大涨的情况。
1994年8月叫停IPO后,一度引发市场千点上涨。当年政策出台后,由于前期跌幅过深,超跌严重,上证指数当即从325点劲升到772点,稍作整理,又飙升到1052点,指数大涨两倍有余。
2008年9月16日暂停IPO后,A股在10月见底1664点,其后沪指扶摇直上,劲升逾1800点。 2009年6月,管理层宣布IPO重启,指数在2009年8月见顶3478点的高点后开始回落,至今仍处于震荡之中。成功的IPO重启与牛市轨迹吻合。 1996年至2001年以及2006年至2007年两次大牛市的开端均来自IPO重启,而历次IPO重启从开始招股到新股上市,市场基本都是以下跌为主。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