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零供关系:恩恩怨怨何时休?商务部拟出新规整肃超市“进场费”

2011年05月24日 13:20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 张钰芸

  卡夫与联华超市、康师傅和家乐福、中粮和家乐福……一个个业内大佬卷入的下架风波、返点争夺,让零供矛盾浮出水面。而央视近日曝光相关超市对供应商采取新一轮高压措施,高额进场费下使得商品零售价被推高三倍,更将其推上风口浪尖。在商务部表示将针对零售业内收取进场费等问题,起草相关新法规时,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的切实执行,以及第三方机构的有力监督,才是缓解零供矛盾的解决之道。

  成本上升激化零供矛盾

  零供关系之间的矛盾早已成为零售行业中的痼疾,但从去年年底开始,这些原本隐藏在行业内的“秘闻”却曝光在媒体之上,一个个业内领头羊也取代中小生产商开始与零售商对抗。业内人士认为,从去年开始的零供矛盾激化源于各方成本的普遍上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认为,零售商和生产企业在经营、生产成本上的快速上升,让双方对原定的价格和交易条款出现不满。 “对于超市等零售商来说,需要增加进场费、返点或其他费用,来弥补人工、水电、房租上涨后的利润损失,而生产商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这就导致了双方在新条款上的差异,一旦解决不好,就会爆发零供矛盾。 ”

  事实证明,外资零售大鳄在这场竞争中全面获胜,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国供应商因为实力不济而带来的话语权缺失,让其难以招架强势零售商的攻势。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防损专业委员会最新统计,2010年中国商业损失额约为1885亿元人民币,商业损失率为1.56%。2010年全年,内外盗偷走了约1,284亿元人民币,零售商将大部分损失转嫁供货商。

  但裴亮认为,零售商的利润并不如外界想象得这么高。 “根据我们协会的统计,不同业态的零售业平均毛利率在15%到20%之间,如果去除房租、水电、人工、物流、财务等方面的支出,其净利润率只有2%到3%,物流成本占据了大部分的营运成本。 ”他表示,我国薄弱的流通体系也加深了零供矛盾。

  商务部拟出台零售业新规

  5月17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针对零售行业存在的收取进场费等问题,商务部正在起草《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意见》和《零售商、供应商商品供销合同规范》,目前正在征求行业协会及各方意见。

  记者昨天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目前协会正按照商务部的要求,起草 《零售商、供应商商品供销合同规范》,并建立了零供合作信息平台。“目前我们正帮助商务部做这两件事,其中《规范》仍在起草之中,其内容应该说是对之前几个零售业管理办法的进一步深化。而零供关系合作信息平台已经试运行。 ”裴亮告诉记者,这一平台的建立旨在给中小供应商与零售商高层一个高端对话平台。“上千个中小供应商很少有机会和零售业高层对话,因此我们要求零售会员企业指定一名企业内部的高层登录这个平台,增加沟通的机会。 ”

  而在17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还透露,自2006年,商务部已注意到零供矛盾的现象,并按照市场经济的框架制定过两个办法,一是《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另一个是《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对于六种不合理的收费进行了规范,但是部分地区执行效果不佳。

  在此背景之下,商务部拟制定新规,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院黎雪荣认为,新规能否起效有两大关键点,一是制定上的细化,而是执行上的加强。“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存在市场地位不平等,双方制定的合同就不会在自主自愿的层面上,要对其进行规范,就需要在新的法规中明确、详细规定,零售商不得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获取垄断资源。而在执行上,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应该加强市场调查力度,避免让新规再次成为一纸空文。 ”

  “法律法规的健全,协会等第三方机构的监督,以及中小供应商的不断成长,是缓解零供矛盾,建立双方平等地位的三个要素,而目前我国均有所缺失。 ”黎雪荣建议,我国的中小供应商应该团结起来,避免内部竞争,以团队作战的形式,在各个行业的商贸协会带领下,以法律法规为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