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股市新主角:“双百亿”传媒航母呼之欲出

2011年05月25日 08: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全面而稳健。虽然由互联网带动的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惊人,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和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已稳居世界第一,但与西方传媒产业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媒体的根基大致说来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很大的动摇,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为传统报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在这个坚固的基础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大整合这几年已经从酝酿走向成熟,我们呼唤的那个媒体巨人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准备冲刺。

  继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成功组建后,有消息称,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将在今年6月份之前正式挂牌。“打造新闻出版业的航空母舰,培育专精特的新闻出版单位,做大做强做优,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任务,目标是经过未来10年的努力,中国成为世界新闻出版强国”,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日前做出上述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转企改制、IPO或借壳上市之后,跨地域、跨媒体和跨所有制的整合重组将加速展开,届时完全有可能出现资产一百亿以上、年销售收入一百亿以上的“双百亿”综合型传媒企业集团。

   3家新上市出版企业树立样板

  与“十五”末相比,“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全行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均翻了一番,印刷业翻了两番。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1.22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值占到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

  “十一五”时期,全国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和军队系统的出版单位外,均已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其中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48家应转制出版社中,除1家停办退出外,有137家出版社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其余10家出版社也都进入扫尾工作,共计核销事业编制1.8万多名。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转制为企业。

  在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新闻出版企业积极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重组,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功重组全国人大办公厅所属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和中央统战部所属的华文出版社;中国文联所属的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大众文艺出版社完成了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资产重组工作;安徽出版集团、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等企业跨区域发展稳步推进;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成功组建。到目前,全国已组建了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据悉,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将在今年6月份之前正式挂牌。

  去年上市的3家出版企业陆续披露的2010年年报,交出了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答卷:皖新传媒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8.48%;净利润为3.2亿元,同比增长16.13%。中南传媒实现营业收入47.63亿元,同比增长17.53%;净利润为5.94亿元,同比增长23.28%。天舟文化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62.59%;净利润为3082.97万元,同比增长52.38%。

   2010年“政策密集期”

  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

  早在2009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0年可谓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幅提速之年。2010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鼓励条件成熟的新闻出版企业上市融资,并在3年至5年内,重点培育6至7家资产、销售均超百亿元的大型传媒出版企业。2010年5月6日,学习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中央所属文化企业被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2010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表示,“证监会将从四个方面重点支持中国的文化企业上市:一是积极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二是鼓励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用于企业发展和行业整合;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可转债方式融资。”

  今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已经认定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等22家中央所属文化企业为转制文化企业。今年5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等81家中央所属文化企业也已被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至此,经三部委认定企业累计达116家,新闻出版企业转制步伐明显加快。

  根据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未来5年,全国报刊出版单位数量降至5000家以下;非独立法人报刊出版单位总量比例由65%左右下降到30%以下,同时,要整合中央各部门各单位优质出版资源,建设3-4个中央国有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打造一批大型出版传媒的“航空母舰”。并进一步培育新闻出版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推动新闻出版资源适度向优势企业集中。

  规划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产业增长速度将达到19.2%,将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将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传媒产业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上市步伐加快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新闻出版企业上市步伐也在加快。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新闻出版业上市公司达到45家,整个市值达到5700亿元。

  据了解,2010年,全国出版行业就有7家企业上市:1月,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第一股皖新传媒挂牌上市 ;10月,中南传媒作为一支全产业链整体IPO上市的出版传媒股,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借壳上市。目前,南方报业集团拟借壳*ST炎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向粤传媒注入核心经营性资产等等。有消息人士透露,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批准上市的出版集团超过13家。

  “通过转企改制,培育市场主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要尽全力加以重视,形成大批名副其实的文化企业。还要从众多文化企业中,集中资源造就大型文化骨干企业,只有具有实力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才能成为市场主导者和战略投资者,才能担当起发展主体的责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表示,新闻出版行业计划扶持10家出版集团、6家发行集团、20家印刷复制集团、35家报业集团和20种名刊作为发展的主力。要按照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专业公司、保留特色小社小厂小店和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做大一批、重组一批、淘汰一批,使新闻出版、版权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适合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要求。他并表示,十二五时期,支持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建设国家出版传媒主力“舰队”,全面加快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到2020年最终建成新闻出版强国。

  中金公司预计,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无疑是各出版传媒集团争相上市的主要动力,未来3-5年国内出版传媒板块的并购重组将风起云涌。从产业角度来看,监管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形成类似新闻集团和迪斯尼那样的巨无霸综合性传媒企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转企改制、IPO或借壳上市之后,跨地域、跨媒体和跨所有制的整合重组将加速展开,届时完全有可能出现双百亿的综合型传媒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