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浙江省质监部门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011年05月26日 08:1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到问题源头去解决问题

  ——浙江省质监部门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采访记

  编者按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浙江省质监部门按照总局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针对监管中遇到的难题、困惑,科学应对,注重抓落实,着力到问题的源头去解决问题。本报今天特刊发记者采写的专题报道,向广大读者介绍该省质监部门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 本报记者 段曙东 曹吉根/文

  “俞主任,这个月咱们抽哪类产品,要不要选馒头这类产品呀?”4月的一天,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王马社区助老员施桂荣找到社区主任俞乐平建议道。

  原来,从2009年底开始实施的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制度,又快到每月一次的抽样时间了。当地质监部门每月抽检哪类产品,哪类产品是近期消费者关注度比较高的,从普通消费者中选出的义务质量调查员的意见占到很大比重。

  让消费者参与到质量监管工作中来,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监管;把质监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最需要的地方;通过有效方式方法使企业真正动起来、主动负起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近年来,浙江省质监部门面对诸多监管难题,善于抓主要矛盾,创新监管理念、机制和手段,着力到问题源头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使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用创新解决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合格食品销售额占全部食品销售额的比率,是综合反映该地区食品质量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离不开百姓的参与。所以在设计模型之初,我们就引入了关注度调查项,义务质量调查员不仅在确定抽检品种时发表意见,还直接参与取样、检测、计算等全过程,把指数测算建立在杭州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上,浓缩在老百姓自己的餐桌上。”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设计者之一、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许燕君说。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累死累活,心里委屈。”谈起以往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杭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处长楼立群一言难尽:“面对严峻的监管形势,改变监管被动局面,靠有关部门单打独斗式的监管方式只能是疲于应付。必须转变监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通过食品质量安全指数,我们把政府对食品质量的监管重点与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热点充分结合起来,让百姓成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主人,大大加强了监管力量,监管效果日益明显。”

  “杭州市提出要建设‘品质杭州’的理念,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我们就是要发动全社会多方参与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形成党委和政府、企业、知识界、媒体界和广大市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杭州市质监局副局长李祖明说。

  杭州市质监部门践行的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模式,是浙江省质监部门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水平的一个缩影。一路采访,与浙江杭州、嘉兴、金华、温州等地区质监部门同志们座谈,“离开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支持,寸步难移”、“学会换位思考”、“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搞监管”、“讲准北京话,说好本地话”,一句句来自实际工作中的真实体会,表现出浙江省质监系统同志们在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水平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解决好实际问题,首先是要对实际问题有清醒和准确的认识与把握。浙江经济发达,企业达30万家以上,食品企业就有万家以上,“十二五”时期经济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而浙江省质监部门干部职工仅6000人,6000人如何监管好30万家企业?这个题该怎么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质检工作职能,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民的‘三全’质量意识。存在的问题要到问题的源头上去解决,以较小的力量,实现较好的监管效果,必须按照大质量工作机制要求,转变和创新监管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中。浙江局在实践中,提出大质量、大监管、大平台的监管理念,就是希望找到一条适应当地、当前情况的科学监管、有效监管新路子。”浙江省质监局局长瞿素芬这样谈到该局近来的工作思路和做法。

  以机制突破难题

  28岁的李超刚从杭州参加执法人员培训活动回来,紧接着又要出外去参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培训。他去年刚刚通过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选调招考,从几十人中脱颖而出,分配到新成立的乐清市柳市分局从事监督稽查工作。

  之前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专业的李超,曾经在乐清电视台工作3年,从事专题节目策划工作。他说,他是因为连着做了3期乐清质监局的专题报道,开始了解、喜欢上质监工作的,并终于如愿以偿成了这只队伍中的一员。

  柳市作为浙江全省以至全国闻名的产业集聚地,多年来形成了低压电器等20余个行业,各类企业达3万余家。以往,为做好监管工作,乐清市质监局在柳市特派驻了一个监督稽查中队。去年,在稽查中队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考充实高素质人才,重新调整、简化、设置职能,现有人员19名,负责监管柳市等五大集镇区域,要求每名干部均要具备执法、特设监管、稽查等复合型能力,可以独立开展质监职能所涵盖的各项业务,大大加强了基层站所的战斗力。

  人手少,任务重,监管压力大,是普遍存在于全国质检系统的大难题。这个难题,在浙江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达、块状经济特点突出的省份,显得更加突出。怎么办?实际问题,要从实际工作中找到解决的办法。稍早前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对浙江质量强省工作的支持,可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来形容。在这一政策支持下,浙江省局乘势来解决困扰质监监管工作的大难题,确定在全省200个重点乡镇设立200个质监站所,作为常设机构,在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方面予以配套跟进、落实,把这一监管之根深深扎牢在最需要它的土壤中。

  “摆脱‘看不见的管不住,看得见的管不了’这种监管窘境,把监管的触角向下延伸,延伸到最需要加强监管的地方去,打牢质监监管之基,设立基层站所这样的常设监管机构,是切合实际的做法,有力地加强了基层质监部门的监管力量,工作中,离企业更近,发现问题更及时,好处在渐渐显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质监局局长詹国棋谈道。

  根据工作安排,浙江质监部门的基层质监站所建设工作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已建成基层站所176个,新增人员编制600余名全部充实到质监站所,全省质监系统四分之一的行政编制投向重点乡镇。在基层站所的发动下,全省两万多名质量协管员、质监员、质检员三大员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质监工作在各地乡镇党委、政府眼中日益受到重视,被列入主要工作。

  “落实监管职责,使监管到位,非得到出现问题的源头去彻底解决问题。问题发现在基层,把问题在基层解决,要求我们要在相应机制上搞创新,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制做保障,才能使监管重心下移、监管关口前移真正落实到位,织就国家、省、市、县区、基层站所多级防控网,监管无缝隙,隐患早发现,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浙江省质监局局长瞿素芬总结说。

  借“东风”强化弱项

  浙江区域经济发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抓手,人少力单,面对汪洋般的企业大军,质监监管工作就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手。

  “我们在监管工作中,充分注意发挥好‘第三部门的力量’,通过他们,让企业的主体责任履行到位,实现对企业的有力、有效监管。”浙江省乐清市质监局局长王守根笑着说。

  王守根被誉为浙江质监系统内的思想者。曾在乐清市政府、市经贸发展局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任职多年。他认为,监管产品,把好厂门,要跳出质监传统思维搞监管,要多从政府宏观层面考虑质监监管工作,要熟悉、掌握、利用市场之手来搞监管。他口中提到的“第三部门”,指的是除政府、企业之外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第三方,要善于运用他们的力量来搞监管。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浙江各地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随之而来,行业协会等社会第三方力量也渐渐走上历史舞台,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协会在行业内有话语权,熟悉行业的“潜规则”,用好这股力量,我们的监管工作必然是如虎添翼。

  例如紧密配合乐清市质监局抓行业产品质量、搞产品质量监管的20个当地的行业协会,基本涵盖了乐清的主导产业,20个协会目前都在乐清市质监局的办公楼内常驻办公。“协会工作千头万绪,最主要还是关注行业的产品质量。前几年我们注意从价格上抓质量,成立行业价格联盟,通过价格杠杆控制产品质量,成效不明显。前年,在市质监局的指导下,我们从产品源头上抓质量,从零部件质量抓起,主要盯住供货商提供的零部件的质量,收效不错。”乐清市小型断路器协会党支部书记陈新介绍说。

  “许多时候,产品质量发生在厂门内,根源却在市场中。作为‘把厂门’的监管部门,有时候对有些产品质量问题是颇感力不从心的。而通过行业协会,可以把监管视野向产品的上下游延伸,督促企业从整个产业链上关注自己的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王守根说。

  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已成为浙江省质监系统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之一。例如金华市食品企业的原料进货把关工作,就很好地运用了协会的力量得以推进。今年以来,金华市质监局组织企业成立协会,由行业协会确认几家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企业为原料经销商,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检测,统一配置,通过协会之手,企业较好地为自己把住了原料进货关,做到了企业欢迎,监管部门放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种形式、哪种手段有利于提升监管能力,我们就敢于去探索、去实践。行业协会是政府监管和引导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桥梁、助手,是参与到监管工作中的社会各方力量中的有生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弥补和壮大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力量。目前,我们正着力在省内涉及安全类、健康类的行业中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建立,通过这个有力的组织、有效的手段,开展科学监管,实现有效监管。”浙江省质监局局长瞿素芬对行业协会在助力质监部门加强监管工作中的作用,这样谈到自己的体会。

  “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创新,质监工作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难题和发展瓶颈,都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勇于、善于到问题的源头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以不辜负上级和群众对我们的期望。”这,既是浙江质检系统上下的做法与心愿,更是质检全系统上下的心愿和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