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节水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

2011年05月27日 07:40 来源:经济日报

  节水农业不能仅仅看作是节约用水的农业,它实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节水是核心,节水本身是科学用水和调节用水,它是一个整体方案。种植结构调整、深耕细作、调整播种时期、科学施肥、科学灌溉以及根据不同的用水情况、气候状况和作物品种特性选择肥料等,这些都是节水农业的范畴。

  节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技术综合,而不只是人们想象中只和水有关,实质上它是现代农业的实现,是一项和水有关的技术变革。

  这两年节水农业发展非常快,和技术推广前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新疆深松耕面积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膜覆盖达到百分之六七十,“水肥一体化”发展非常快。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我认为原因有四:一是适合农业发展的方向,适合农民的需要;二是各地都非常重视;三是选择的切入点和契机都很好;四是效益很好,方法得当。其关键是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过去开展的技术推广项目,多依靠政府投入,常常是政府投入一停,项目很快陷入被动,甚至彻底失败。这两年节水农业的技术推广在于创新思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如“深圳芭田”就打算募集7.4亿元,专门开发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项目。但如果是中央财政出资7.4亿元用于全国,那投入的力度会弱很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发展速度加快,而且更为健康、可持续,近两年基本是以每年都翻一番的速度发展。

  节水农业的核心工作是什么呢?主要是四个大类。一是在旱作农业区,示范推广全膜覆盖、集雨补灌、深松耕、抗旱坐水种、抗旱剂、保水剂、抗逆剂、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二是在精灌农业区,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水肥资源科学精确利用;三是在水浇地灌溉区,示范推广测墒灌溉,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生产效率;四是在水田灌溉区,示范推广湿润灌溉、垄沟灌溉、覆膜保墒等技术,促进水肥耦合,减轻环境污染。

  在推广水肥一体化方面,现在很多企业甚至不少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水肥一体化”的理解还不够成熟,大多数还只停留在从国外进口一些水管等设备的层面上,或者认为装上喷滴灌设施就完事了。事实上我们理解的水肥一体化工作非常广泛。在推广中也要把国外技术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而非简单的照搬照用。到目前为止,我国不只是在引进国外技术,我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技术。比如全膜覆盖技术、半膜覆盖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大口径滴灌技术、小白龙灌溉技术、小地龙灌溉技术等,我认为这都是我们的创新。实际上节水农业不仅仅是为了节水,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省工、防病,便于自动化、标准化管理。

  我国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和国外不一样,不仅可以适合不同的地形和生产方式,还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作物。所以,我认为“水肥一体化”是农民在不同生产方式下创造的一种施肥和灌溉的新技术、新模式,和国外的“灌溉施肥”完全是两回事,甚至比国外用的还要好。所以,我们的“水肥一体化”绝对不是通常理解的一根管子或者是设备加一包肥料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项革命。农业生产技术一定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气候条件与不同生产方式紧密结合,而且不同区域差异较大,如果我们生搬硬套的话,势必造成效益低,浪费严重,农民不接受,项目推广起来就会十分困难,或者不能长久。

  这两年节水农业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从搞土壤、肥料入手再到节水农业,所以我们推广的“水肥一体化”,不仅是为节水服务,同时还为设施服务,为节肥、省工服务,如果只是单纯地从节水的角度出发,很难把节水农业快速推广开的。

  还有一点,制定灌溉施肥的标准是必要的。制定标准除了技术规范外,还需要各方的协调沟通。因为灌溉施肥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对它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人对此的理解仅仅是国外设备的层面上,对相关的标准重要性认识也就有差异。虽然我们也制订了一些标准和规范,但是这些标准有的是套搬国外标准,有的是根据以往的、或者是局部区域范围内的一些经验制订的,严格来说不太适合节水农业和灌溉施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条件制订标准的时候,可以有更多创新的余地,再制订标准时可以有更多、更好的积累,避免对技术发展有所限制。灌溉施肥工作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一方面我们期待新标准的快速出台,同时,更期待技术的创新和模式的快速发展。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肥料都打着水溶肥的旗号,不少农民没有识别能力。没有标准,如何进行规范?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速技术进步,农民和各级技术推广部门都不能墨守成规。要努力去尝试新技术、新模式,标准也是要在生产应用中进行检验的,要提倡农民在使用前,在自然条件下小规模试验一下,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更应负起责任,指导农民选好肥、用好肥。另一方面,因为这项技术刚开始又发展很快,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理解,要在应用过程中做到与试验示范相结合,与区域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文/吴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经济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