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楚雄将做大做强5大重点产业

2011年05月27日 08:34 来源:商务部网站

  “十二五”期间 楚雄将做大做强5大重点产业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加快产业发展

  ——解读楚雄州“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

  面对产业发展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楚雄正处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变追赶式发展为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比“十一五”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来自内外发展环境的严峻挑战,要紧紧围绕推动彝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和我省加快构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集中力量建设烟草、冶金化工、天然药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五大重点产业。

  巩固提升烟草产业。以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升烟叶复烤加工产能、提升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产能、整合培强卷烟配套产业四个战略重点,以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市场拓展为战略措施,以同红塔集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战略保障,形成以烟叶种植和加工、卷烟生产和销售、相关生产服务配套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力争经过“十二五”的突破性推进,使楚雄成为云南乃至全国“两烟”行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实力的重要基地之一。稳定烟叶种植面积,保持烟叶产值稳步增长,质量逐步提高,同时提高烟农收入在烟叶产值中的比重,完成楚雄卷烟厂技改搬迁。力争烟草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左右。

  培强壮大冶金化工业。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国家支持西部地区资源就近加工转化的机遇和楚雄处于西南地区电力输变枢纽的有利条件,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水电、煤炭等能源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进钢铁、钛、铜、铝、锌、铂、钯等产业发展。同时,重点做好矿电结合、能化结合、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型载能工业规划布局。建设与电力能源发展相匹配的冶金化工产业体系,着力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以钛合金、铁合金、有色金属、非金属、化工等为主的冶金化工产品。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置换新型产业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提升传统载能产业的科技含量,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设备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力争冶金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6%左右。

  发展壮大天然药业。紧紧围绕“把药业建设成为全州支柱产业,把彝药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的总体要求,建立研发、生产、营销联动机制,以“强招商、调结构、重整合、树品牌”为主线。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加快楚雄医药园区建设,做大经济总量; 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建设,延伸产业链,构筑包括天然药物、植物原料药、天然保健品、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生物医药等药业加工,以及中药材种植、研发、医药营销等在内的大医药产业体系;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中药材基地建设,加强彝族医药体系建设,打牢产业基础;更加注重打造彝药品牌,支持盘龙云海、龙发制药、太阳药业、金碧制药、老拨云堂等医药企业发展壮大。继续扩大排毒养颜胶囊等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支持企业开发和引进辅酶Q10、仙鹤草等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全面推进彝药新产品开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努力把楚雄建成省内重要的天然药物和保健品生产基地,推动楚雄天然药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力争天然药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以上。

  做特做优绿色食品业。围绕把楚雄建设成云南省重要的啤酒、野生食用菌、核桃、无公害蔬菜等绿色食品加工生产基地的目标,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企业,巩固和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绿色食品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发展以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核桃、畜产品、薯类精深加工和饮料制造、调味品制造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以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为抓手,重点抓好元谋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楚雄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形成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楚雄,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联合做大做强;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走工农联动、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特色取胜的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市场营销-食品加工-农产品生产”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优品牌,努力打造绿色食品知名商标,全面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争取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力争绿色食品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左右。

  做特做强文化旅游业。打造彝族文化、恐龙文化、元谋人文化、铜鼓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红酒文化、生态文化和美食文化九大品牌,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服务、文化会展、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体休闲娱乐等主导产业,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楚雄的新兴产业。深入打造文化精品,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夯实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争取到“十二五”末,把风情彝州之旅-环州旅游线打造成为云南精品旅游线路,有机融入滇西、滇西北黄金旅游线,把楚雄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吸引中远程目标客源的市场,成为产业体系健全、经济效益显著的云南新兴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全州重要的经济产业,旅游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省中等水平。力争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左右。

  根据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楚雄国土空间的战略定位,结合楚雄区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要求,《纲要》以“市场导向,政府主导”、“突破界限,跨区域整合资源”、“集中布局,非均衡推进”、“互补互动,互为借势”、“点线面结合,梯次发展”为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滇中经济圈北部增长极,推进楚中、楚北、楚南三个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昆楚、南永、永武、元双、武禄五条经济带建设,对重点产业进行集中布局,形成互相配套的产业群、产业链、产业带,发挥产业的集聚发展和规模效应,创造楚雄竞争的新优势。(记者符文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