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荣怀德:“十二五”主攻基本医疗

2011年05月27日 09:24 来源:东方早报

  

荣怀德:“十二五”主攻基本医疗
荣怀德,1955年2月11日生于德国Engern,教授,理学博士,物理学硕士;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西门子医疗业务领域首席执行长;西门子中央研究院院长。

  早报记者 李跃群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国政府对基本医疗进行了强调。通览纲要全文,“基本医疗”出现了10次。规划中,更是将整个第三十四章用于讨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以往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业务中,大部分是高端医疗,中低端比例偏小。作为国际医疗器械数一数二的巨头,西门子将如何在“十二五”针对中国的政策方向进行策略调整?为此早报记者专访了西门子医疗业务领域首席执行长荣怀德(Hermann Requardt)。

  中国医疗的人口压力

  东方早报:医疗与人直接相关,发展中国家人口在全球的比例正在逐渐提高,这对西门子意味着什么?西门子将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

  荣怀德:就拿中国来说,这些数字是非常惊人的。据联合国报告,195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约为5.6亿人,人均寿命是41岁。如今,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3亿左右,人均寿命是71岁。也就是说,60年时间里,中国的人口总数已增长一倍以上,人均寿命提高了75%。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应对如此巨变,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未来,中国的人口将稳定在15亿左右,人均寿命将增长至大约80岁。很明显,中国在医疗的量和质方面均面临着挑战。

  基于我们的创新优势,我们正在开发高效率的、经济的和易于维护的产品,满足中国医院的高就诊量。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我们不仅要增加研发工作投入,还要能开发出迎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

  东方早报:能否谈一下你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市场有怎样的不同之处?

  荣怀德:中国是西门子医疗业务领域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从2007年至2010年,我们的销售额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

  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对于我们的全球战略而言至关重要,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会影响我们全球的绩效。

  中国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中国的医疗行业正在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增长,许多发达国家的医疗开支却在大幅压缩。中国在投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体系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

  2)中国仍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许多人享受不到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建立全国性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需求很高。与此同时,发展迅速、中产阶级人口数量日益增多的城市,越来越需要高端的医疗服务。

  西门子有能力满足这两大需求:经济可靠的技术与最新的尖端技术。

  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东方早报: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强调了基础医疗的重要性。西门子将如何针对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推出自己的战略?

  荣怀德:我们非常赞同中国政府为加强中国的医疗服务而推出的行动计划,原因包括:第一,为人民的健康投资永远是明智之举,不管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我们不要忘了:只有健康才会幸福。第二,在中国建立起强大的医疗行业,可减轻中国对出口的依赖。

  我们会根据“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的相关政策,调整我们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工作。我们会特别重视基础医疗和区域医疗,我们有明确的工作重点,那就是如何为人们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除了进一步开发影像业务之外,西门子还将把重点放在医院IT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上,从而提高诊断效率,缩减成本。对于农村医疗示范战略而言,我们还会继续与政府合作,譬如在洛川建立的医疗示范中心。

  东方早报:谈到基本医疗,中国的大部分人口不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是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这里的居民不太负担得起高额的医疗费用,那么西门子将如何作出改变呢?

  荣怀德:我们已根据这些基本医疗需求,开发出众多产品。

  这些解决方案剔除了入门级细分市场不需要的高端应用,我刚刚提到的产品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们按照这个要求开发的最新产品就是数字直接成像系统Multix Select DR,它的价格比西门子之前推出的型号低30%以上。

  从战略角度来看,我们通过利用公司遍布全球的价值链和供应链,进一步缩短我们的产品上市时间。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在质量上做任何妥协,低价不代表低质。

  共同的游戏规则

  东方早报:国内本土企业比如新华、迈瑞,一直主攻中低端市场,在三线城市份额比较好。与这些企业相比,西门子医疗在二三线城市有怎样的优势与劣势?

  荣怀德:西门子是创新领导者。我们的研发投资超过10亿欧元。我们在全球各地安装的设备数量首屈一指,我们可以吸取这些经验。我们只有做到物有所值,才能为客户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时候,一台价格便宜的系统导致的结果是成像慢,图像质量差,从而单个影像成本增加或者重复成像。这样的解决方案对医生、对患者都不利。我们推崇的是质量卓越,价格合理。这就是我们的策略。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物有所值”的策略,我们会加强本地化进程,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东方早报:中国企业的模仿能力很强,对此不少跨国企业都颇有微词。比如高铁领域引来的模仿争议,英国《金融时报》就曾报道日本川崎重工对自己的产品被模仿后再创新出更高端的产品很担忧。西门子医疗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以及研发、生产力度,是否担心自己的产品被模仿与超越?

  荣怀德:这是刻板印象。我们在中国有很长的时间了,以前也看到过这种现象,但现在的中国企业是非常有创新能力的。他们自己都害怕自己创新出来的产品被同行业的竞争者复制了。为保护自己,他们就得有很好的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现在并不担心这件事情。

  现在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向世界了,通过他们自己的创新。他们在专利权保护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一个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话,他们就得遵守国际的游戏规则。

  华为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国的高铁也是这样的。中国的高铁如果想把他们的产品与技术推向世界,必须遵守规则。再比如中国的一个医疗设备企业,迈瑞,它的产品在海外的销售比在国内还多,它自己也得注意自己的权利不受到别人的侵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游戏规则,是一件好事。

  东方早报:西门子医疗将如何提升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水平?

  荣怀德:我们认为,我们就是一家本土企业。并不是只有我们自己持有这种观点:去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我们的一家工厂时也说过,西门子应被视为“一家中国企业”。

  100多年前,西门子就已在中国扎根。西门子在中国的员工人数超过4.3万名,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中国,西门子在上海、深圳、无锡和苏州共设立了4个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为我们某些最成功的产品的开发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其中就包括70%被销往世界各地的16层螺旋CT Somatom Emotion。还有90%被销往世界各地的MRI(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Essenza,它是世界上最畅销的MRI系统。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西门子,我们不仅为中国的医疗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国政府制定的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发明”和“中国创造”的战略作出了贡献。我们与诸多本地供应商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长期业务关系,而且,我们也在拓展本土销售渠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