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8日 09:30 来源:一财网
央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末,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
四千亿元银行存款为何“搬家”?巨额的资金到底迁向何方?在负利率时代,老百姓如何能够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利率跑不赢CPI 四千亿元存款“大搬家”
“物价这么高,利率却很低,如今把钱存在银行等于变相贬值,我已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投资,提高资金收益率,至少要跟CPI打个平手吧。”广州市民刘文烁说。
刘文烁的心态在通胀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众多刘文烁的行为积聚起来,引发了银行巨额存款的“搬家”。
央行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为3377亿元,当月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三年期存款利率为4.75%,明显低于CPI增速。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CPI高企、通胀情况仍旧严峻的形势下,存款持续负利率激发了民众对资产增值保值的愿望,促使其将储蓄转向收益率更高的投资领域。
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由于3月底银行面临季末贷存比考核的压力,各家银行都绞尽脑汁揽储以求达标,一旦考核过关压力有所缓解,有部分资金就会撤出,这也是导致4月住户存款大幅减少的原因之一。
巨额存款主要流向三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四千亿元住户存款的流向主要集中在银行理财产品、民间借贷以及楼市三个领域。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来自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到5429款,同比增加3061款,增幅达到129%。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理财师陈潜认为:“今年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长明显,与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物价上涨压力较大,股市、楼市投资前景不明朗,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今年工行发行的相关理财产品数量的确有大幅增长,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在4%左右,信贷类则可达到7%甚至更高。”
与此同时,以高回报为诱惑的民间借贷也分流了一部分居民存款。一位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近期民间借贷的利息一路看涨,月利率一般在3%~5%之间,有的甚至超过5%。”
这位业内人士提醒市民,民间借贷的高回报听起来很美,但潜在的风险却不得不防。我国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是,不应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目前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31%,这样算下来民间借贷公司的放款利率不应超过月息2.1%。实际上,除了利率,借款人还须额外支付手续费、评估费等费用,总体算下来月息为3%~4%。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入,楼市成交量低迷,银行房贷审核越来越紧,部分购房者不得不选择全额付款,这也是造成居民存款流出的原因之一。
存款“搬家”折射资产保值增值诉求
专家认为,央行今年已经连续2次加息,但目前的存款利率仍然跑不过CPI,对老百姓而言,把钱放在银行已逐渐缺乏吸引力,存款“大搬家”现象背后,折射出老百姓在负利率时代对资产保值增值的强烈诉求。
陈潜说,在通胀压力加大和股市走势震荡的大背景下,社会上缺少有效投资渠道,老百姓不再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这一个“篮子”里。理财专家建议,在持续加息预期下,投资者可关注3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收益较为稳定,流动性较强,方便在市场变化时及时操作。
存款“搬家”是老百姓“用脚投票”的结果。专家认为,金融稳定需要适当的储蓄率,既不能过高,但也不能过低。现在一方面要尽快稳定物价,确保银行存款不至于缩水;另一方面要开发一些好的理财产品,满足和疏导老百姓的投资需求。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