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洪湖守望者

2011年05月29日 05:06 来源:新京报

  今年4月以来,湖北洪湖正遭遇70年一遇干旱,这片面积53万亩的湖泊正在逐渐消失。而别无选择的渔民,继续守在湖区的渔船上,等待着下雨的那一天。□本报记者 赵亢 摄影报道

   一直不愿上岸,直到3月中旬,旱情恶化,渔业新村的72户,220人才放弃幻想,放下家当,住进岸上的福利院,但村中仍然有岁数较大的渔民不愿离开渔船,继续坚守。

   “岸上每天都睡不好”

   “能多守一天算一天”,65岁的张广平一直住在湖区里,他坚持不上岸,认为再等等就会下雨。

   5月26日,老张顶不住了,小孙子持续发烧,必须到镇上就医。他让老伴抱着孙子,独自驾船,可走了一小时,他又回去了,撑着竹竿喘着气:“没水,船动不了”。

   无奈,叫上儿子和媳妇,全家四口人撑船,从早晨8点出去,直到中午11点到码头。

   从码头开船到新村,在有水的时候,快艇只需15分钟,如今靠人力撑船,在不足一米宽的水道里走了近3个多小时。其间,还不时需要人在干涸的泥地里推舟。

   洪湖通往各村的航道最深处不足20厘米,更有不足10厘米的,渔民戏称“泥道”。

   前几日,养殖区发生偷盗事件,虽然损失不大,但有些渔民宁愿推船走过“泥道”,也要回去守船。

   “岸上的每一天都睡不好,想着海子(螃蟹)、想着那个家(渔船)。”28岁的徐保国说道。

   与老天爷的赌博

   渔民徐保安今年损失惨重,前年雪灾,去年水灾,他预计今年会是个好年景,大胆借钱十几万投入螃蟹养殖,打算再赌一把。

   但进入4月以来,洪湖市连续一个月无有效降雨,部分河流断流,旱情为70年一遇。

   5月,洪湖迎来两场雨水,渔民将自家的围坝筑高,靠这点雨水,蟹苗又坚持了10多天,但时间一长,水分蒸发,蟹苗就会窜出洞,直到旱死。

   为了偿还前几年的天灾损失,渔民今年纷纷加大投入,很多人贷款或借钱,而当地的承租价格也逐渐水涨船高。

   面对现实,徐保安说:“现在我有点蒙了,年初又承租了120亩湖面养殖区,加上自家的20亩,今年一共140亩海子,共投入3千斤苗,目前已经有5万元的损失。天再无雨,我就绝收了”。

   洪湖湖区生态告急

   即将干枯的水道依然清晰,明显看出往来的方向,被晒爆的湖床坼裂纵横,土地上已经看不到水草的痕迹。

   进入湖区的渔村,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瓶子、塑料布、鸡笼,死鱼……恶臭扑面而来,干鱼身上爬满了苍蝇,深挖的水坑里储存的积水变成了绿色,渔船散落在泥地上,走好远看不到人,只有船顶上的风力发电机在吱呀作响。

   留守的渔民说:“目前卫生部门还没有人员进入湖区中心进行防疫。”

   据当地渔民介绍,从三月中旬到现在,水草逐渐旱死,仅存的鱼虾濒临断粮。到洪湖蓄水后,如果没有水草的调节,整个湖区的生态环境至少需要五到十年才能恢复。

   “四湖相助”有名无实

   从历史上看,荆州地区有长湖、洪湖、三湖、白鹭湖———四湖之说。四湖“守望相助”,共同形成长江中下游的气候调节。多年来,当地政府将湖区的养殖水面划分到村,天然的湖区人为地划分为无数个人工的渔场。洪湖变成为一个内缘湖,断绝了与长江天然的联系。

   在当地调研的淡水环保人士张美认为:“洪湖与长江之间的联系是湖区生存的一个关键点,人为开垦圩田已经使湖区与长江的关系变得逐渐疏远,壁垒使它自身储水和呼吸的功能正在减弱,水必须流动起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