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非理性

2011年05月30日 00: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邱林

  如果这些非理性动机不加以克制,中资银行还会走更多弯路。实际上,与经验丰富且基础雄厚的欧美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一段时间内很难与之匹敌,除非是打价格战——以极低的利率提供贷款。

  中资银行扩大海外市场的努力正遭人诟病,股东付出了高昂代价,只换回有限的收益。一些分析师开始质疑,中国几家大银行以并购、合资手段拓展海外业务的努力,是否既无必要又带有很高风险。在获利丰厚和存款上升的鼓舞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正在海外攻城略地,并购外国同业或开设海外分支。

  中国工商银行日前宣布,其印度孟买分行已获得经营牌照。这是中国主要银行首次进军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但此举既分散精力又成本高昂,若是将这些资源用来推动欣欣向荣的国内业务,或许更加适得其所。过去5年他们花了95亿美元收购同业,但市占率没有因此提高,获利也只增加3.5%,成本实在是很高。

  这只是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或投资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中国一些银行突然觉得原来那些可能遥不可及的目标都从天上陨落,对方出售的价格变得非常有吸引力,自然就会产生难以遏制的冲动。因此部分中资银行频频出手,到海外参与并购。但研究发现,近年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不少。

  例如2007年5月,正在筹建中的中投公司下了第一单:斥资30亿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相当于黑石总股本的约10%,投资锁定期为4年。黑石集团于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每股IPO价格为31美元。随后金融危机突至,在市场系统性下跌之下,黑石的股价一路下跌,到2009年初市场复苏之前,最低跌至5美元以下,让中投公司蒙受了巨大损失。

  这就像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催生了日本银行海外并购热潮一样。自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元汇率的升值速度让人瞠目结舌。1985年9月,1美元可兑换250日元。在“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3年内,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100%。财大气粗的日本人挥金如土,大肆购买美国的银行和企业,被视为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也一度被日本纳入囊中,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

  不过,日本同行的教训并未引起中资银行的重视,反而比日本同行走得更远。虽然中资银行海外拓展的热情高涨,但分析师却对此提出质疑,外国经营环境会比中国好吗?经济状况现在还不能看清楚,况且收购以后,有没有管理以及整合的实力,民生银行收购美国美联银行就是一个例证。

  2007年10月,中国民生银行以每股17.76美元的价格首次入股美联银行,持股比例为4.9%。2008年12月,民生银行又迈出第二步,斥资2.04亿元,以每股4.85美元的价格再次持股5%。至此,民生银行持有美联银行9.9%的股份。然而,民生银行对于美联银行的“三步走”战略还未完成,就已成为败笔,而参股到控股的愿景也戛然而止。

  我们无意批判中资银行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只想就事论事看看此次并购典型案例的市场得失。对于中投公司和民生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当了冤大头这个教训,对于中资银行沸沸扬扬的并购行为,也终于有了比较之后的冷静认识,连美联银行这样的银行都搞不定,更何况其他大的美国大中型银行。

  既然跨国并购难以实现价值,为什么有这么多中资银行还要到海外去收购呢?有分析认为,至少有两个非理性原因:一是买方管理者过于自信。中国的部分银行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有些银行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就以为可以到欧美赚钱,这就是自信心膨胀的问题。二是某些银行紧锣密鼓地要收购某外国银行,因为如果它不收购,竞争对手就收购了。有太多的国际收购案例是买方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花大价钱收购的,结果砸了一个大窟窿。

  如果这些非理性动机不加以克制,中资银行还会走更多弯路。实际上,与经验丰富且基础雄厚的欧美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一段时间内很难与之匹敌,除非是打价格战——以极低的利率提供贷款。作为来自中资银行来说,进行海外并购应从小目标开始,或者收购小的股份,即大银行小股份或者小银行大股份,不能奢望一蹴而就。因为国外银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银行是很复杂的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制各个方面,绝不是买一个壳而已。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