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石油拉升 中小盘遭殃

2011年05月30日 03:18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石油拉升中小盘遭殃

  产业资本增持并不等于“精准抄底”

  上周五中石油受大股东增持的消息,似乎让投资者看到了一丝光明。一向嗅觉灵敏的产业资本在此时出手增持,而标的又是A股的“巨无霸”中国石油,是不是说明市场已经见底了呢?

  分析人士指出,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值得投资者关注,但历来中石油拉升,在盘面上都会造成小盘股集体跳水的现象,上周五更有近70只非ST个股封死跌停板。(据《中国证券报》)

  26日晚间,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油集团在25日通过上证所系统增持公司股份3108.4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份的0.017%。中国石油集团称,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

  从增持细节上看,中国石油集团此次增持的股份占到流通股本的0.019%,此次增持行动至少动用了3.3亿元的资金。

  大股东增持的确对其股价表现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25日至27日三个交易日,中石油分别上涨1.69%、0.37%和0.83%。然而,A股再次遭遇“油涨盘跌”的魔咒,上证综指三个交易日累计下跌2.06%,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指数的累计跌幅更分别高达5.01%和5.51%。

  分析人士指出,中石油大股东增持动作背后隐含的逻辑或是中石油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石油的市盈率为14.35倍,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水平,而其市净率为2.14倍,为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市场将这个逻辑引申,则高估值的中小市值股票遭到抛售就合情合理了。统计显示,年初至今,中小板和创业板中共有74只个股遭到大股东减持,累计减持市值接近100亿元。

  大股东增持与见底时间并不同步

  历史经验表明,产业资本的增持动作大多不是“精准抄底”。A股最近一次出现的产业资本大规模增持潮出现在2008年的下半年,其中包括不少强周期企业的大单增持,时间大都集中于2008年的6月到10月间,而上证指数1661点的阶段低点则出现在当年的11月初。

  2011年以来,产业资本增持股票的频率和动用资金量都不大。统计显示,年初至今A股共出现98笔重要股东增持,共涉及39只股票,总计净增持金额约2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5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A股发生的股东增持共涉及约31亿元,属于相对较高水平,此后一个月大盘见到阶段底部。

  个股方面看,近期增持规模较大的个股有中国石油、上海医药、中天科技、津劝业和江淮动力,增持规模都超过了2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产业资本增持的动作或对市场方向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其增持力度更为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频率还是资金规模,都还比较小,以此作为判断个股乃至市场底部的理由并不充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