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1日 02:56 来源:信息时报
40岁大“女孩”收藏小熊200只,30岁大“男孩”抱着公仔入睡更安稳——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邝凝丹 邹捷 实习生 林涛 谢敏曦 张松源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实习生 林映霞
六一儿童节到了,本是小朋友们欢天喜地的节日,但你是否留意到,穿梭于大小玩具店的不仅有小朋友及其父母,还有爱收藏公仔的成年人呢?年过四十还热衷于耗资几万元收藏近200只泰迪熊,“奔三”的男白领狂热地以高价收集麦当劳等洋快餐儿童玩具和毛公仔,自小喜欢玩公仔的80后成年后不忘旧梦,以此打开创业之路......成人玩起玩具来,真比小朋友们还疯狂!而为迎合这股“成人玩具热”,不少玩具商称,其主要消费群体已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上班族了。
“60后”女商人收藏近200只泰迪熊 最贵一只上万元
在广州专营西洋古董艺术品的女商人潘凝清秀优雅,爱穿公主裙,家中收藏了接近200只憨态可掬的泰迪熊。
在记者面前,潘凝打开一大箱熊公仔,一一介绍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这只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小天使’熊;这只是在香港买的,它穿的衣服是《越狱》里男主角迈克穿的;这只穿着彩衣的泰迪熊是在英国伦敦福尔摩斯故居买的......”
潘凝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末,她还不足10岁时,就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只玩具熊。“那时广州市面还没什么毛绒公仔,舅舅从香港带来一只毛茸茸的大熊送给我作生日礼物,我觉得好可爱!”从此,她爱上了玩具熊,后来生意逐渐做大,她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她开始有目的地收集泰迪熊,每到一个国家,都会想办法收集当地的限量版泰迪熊。
潘凝更爱市面上难买到的泰迪熊,其中有丈夫到香港警察学校里买的穿着女警服的泰迪熊,身上穿着按香港女警服仿真微缩制成的制服。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只,则是在英国买的Harods泰迪熊,那是伦敦最奢华的百货店出售的,小熊身上系着一个牌子,上面介绍小熊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艺女青年,她的梦想是“在薰衣草下念诗和做白日梦”。为满足这可爱的小梦想,她和丈夫还特意乘飞机带小熊到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而最有价值的玩具熊,则当属在2000年由潘凝丈夫在德国购得的千禧年纪念版玩具熊,价格上万元。
“我已经当这些玩具熊是朋友啦!”潘凝说,至于为何对玩具熊情有独钟,是因为她是独生女,憨厚可爱的玩具熊可以如朋友一般陪伴她,给她安全感,“现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比较戒备,但看那熊的样子,傻傻的,让人多舒服啊!”现在,她家里有一个专门的房间放玩具熊。潘凝的爱好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她那对十几岁的双胞胎儿子若在外看到有售熊公仔和有关熊的纪念品,都会买下送给妈妈。她的丈夫皇甫江是阅历丰富的洋酒鉴定师和收藏家,受潘凝影响,也成了泰迪熊的狂热粉丝。“未来,我们一定要建一所泰迪熊博物馆。”皇甫江说。这对夫妇虽然用在买熊上的价钱已有好几万元,但他们收藏玩具熊纯粹出于兴趣,“我买昂贵的衣服不一定舍得,但买玩具熊就很大方!这些玩具熊我不打算卖出去了。”潘凝说,也许由于一直玩玩具熊,她能保持心态年轻,所以外表也特别显小。
2008年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潘凝还和广州市少年宫合作,将100只玩具熊送给灾区的小朋友。“那时有人质疑为什么我们不送一些如文具、粮食一类更实用的东西,但我认为,灾区的小朋友在经历灾难后,心理上需要安抚,抱着这些玩具熊能缓和情绪,在心理上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成年人爱收藏玩具 反映减压及补偿心理
“奔三”的白领还爱收集公仔,独居的男生也爱收集公仔,有的甚至因为爱玩具做起了玩具生意。对于成年人爱玩玩具的这种心态,心理专家认为,反映了他们需要减压和补偿童年的心理。
爱玩“鬼马”玩具而打开创业路
位于越富广场一楼的色之源精品店开业10年,一走入店中,不少顾客就会被其中许多“鬼马”的电子玩具所吸引,如用于“整蛊”人的电人火机,还有自动感应钱罐、会录音的公仔等。店主叫高永权,是位时尚帅气的广州80后。他小时候就喜欢玩“鬼马”的整人玩具,现在成功地以此打开了创业之路。
高永权告诉记者,他两三岁就开始玩毛绒玩具和“欢乐天地”系列玩具。而他最爱的还是“整蛊”人的公仔,如会电人的小火机或突然弹出恐怖公仔、喷水的玩具,即使并非愚人节,他也喜欢以此“恐吓”人。
高永权16岁开始从事服装批发生意,19岁就开了第一家色之源精品分店,专卖各种有创意的玩具,“做这样的工作很开心,可以从早到晚在店里玩玩具”。现在,该店已有4家分店了,还有4000多名成年会员。
高永权认为,未来玩具的趋势将会发展成以实用性的IT电子玩具为主。如该店有售放在车内随着车震动会眨眼的熊猫,以及晴天娃娃香薰,适合有车一族在车内使用,既实用又具备可爱卡通外形,每天出售数十件。还有会识别主人的电子感应茶杯犬,若是被非主人触摸,它就会狂吠,若得到“主人”爱抚,它就会住口啦。“第一个打开这狗狗开关的人就会被它记住是它的主人。”高永权介绍。还有会“呼吸”的变脸钱罐,只要放入硬币,这个通过电子调节的人脸钱罐就会作出呼吸状,等等。该店狂热粉丝的年龄从3岁到80岁都有。还曾有七八十岁高龄的老婆婆来店里买玩具给自己玩。
70后发烧友斥资万元买大型高达玩具
在江南西路开了一家玩具模型店的阿坤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大型高达玩具价格不菲,他就有认识的70后发烧友曾斥资万元买下大型高达玩具,放在新居里展示,“别人展示古董,他就喜欢展示玩具”。阿坤告诉记者,目前在广州玩这些玩具的也大多是70后、80后,圈子里有律师、企业老板、普通白领,大家有时也会聚在一起聊玩具。而这些发烧友,大多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迷恋这些玩具。他告诉记者,市内不少组装高达的能手都是“奔三”的人,甚至有人专门以此谋生。
“白骨精”也爱公仔“正能量”
在软件开发公司任经理、时年28岁的沈先生,也是个“公仔控”。他告诉记者,由于是独居的缘故,他觉得抱着公仔睡会更安稳,“大概这就是公仔给我的正能量吧!”他说,现在习惯在经过一天的忙碌后,回家抱着公仔在床上打滚。他从年少时就有收藏公仔的癖好,他觉得见到很多不说话的“朋友”,心里会舒坦很多。
沈先生习惯到固定的玩具店等新货。收集过一套趴趴熊公仔,一共七款,但每次去店里只买一款,余下的就让老板留着下次再买。整套买大概要500多元,分批购买总开支还会高一些,但他说,分批购买公仔让自己有时间消化每份惊喜,所获得的快乐会更持续,这样也更有意义。
也许有人会觉得男人收集玩具公仔很奇怪,但沈先生说:“我喜欢的都是比较大型的公仔,所以每次从店里走出来,路人看我的眼光只有羡慕的,他们以为我是买公仔送给女朋友呢!”虽然他还是会送公仔给女朋友,但他坦言买公仔还是主要送给自己。
在企业做宣传工作的肖小姐是正“奔三”的80后,但她在不少同事眼中还是“小屁孩”一个,她在十年内已收藏了超过100只公仔。在她的家里,记者看到满满一房间的毛公仔,其中有一人高的毛毛熊,也有可以放在案头摆设的小斑马,甚至在她的办公桌上,也被公仔包围。每晚,她都会挑选最喜欢的几个公仔压在身子上,再安稳地进入梦乡。
肖小姐身边的每个朋友、同事都曾被她要求过送公仔作礼物,“我想收集更多公仔,每个公仔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比如其中一个毛毛公仔是她做义工时认识的流浪汉送的,“流浪汉捡垃圾时捡到了公仔,特意将它洗干净晾了三天三夜才送给我”。还有一个超过1.6米高的大熊公仔,则是她曾经帮助过的大学生小林送的,作为回报,她也送了许多公仔给小林,堆满了小林的床头。
肖小姐并不喜欢名牌公仔,也没有固定收集某一个卡通人物公仔,她喜欢的公仔都是身材肥、肚腩大的造型。她说,身为忙碌的职业女性,平时压力很大,抱着公仔、玩公仔令她有一种回到童年、释放压力的感觉。
实用型玩具迎合成年上班族
记者调查发现,广州市面的玩具未来更倾向于实用型电子玩具发展,所以也愈加迎合成年人的“胃口”。
记者走访地王广场专卖平价公仔的“嘟比之家”,在店中工作多年的店员欧小姐透露,近两年来在地王广场周边就新开了四五家公仔玩具店,消费群体也以成年人为主。“一般这些公仔店都是做情侣生意。”在该店中热销的是卡通空调被等兼具实用性能和卡通外形的精品。而样子乖巧的黄色小鸭子——B Duck也成了年轻人的爱宠。这些玩具更实用,同时具备卡通外形,产品包括印有小鸭子图案的手机座、摇头喇叭、钱罐等。部分中年顾客尤其青睐印有小鸭子的颈枕喇叭,柔软的颈枕可以箍在颈上并播放音乐,能起到很好的“减压”作用。
而越富广场的A梦ToyShop店主何平告诉记者,现在,越富广场四楼开设了近20间玩具专卖店,比两年前增长了30%。她介绍,目前成人玩具的发展方向是价格不贵、带有高科技元素的玩具,“如几十元一只的卡通玩具U盘销量就不错”。一般来说,家长带小朋友去选购玩具一般会选择到更漂亮高档的大商场,而年轻的成年顾客则更多地选择像他们这样的个性玩具店。
在一德路万菱精品批发市场,共有约60家专卖公仔、玩具店铺,生意也很不错,散客以成年上班族为主。其中约1/4的店铺有售卡通公仔布花,零售价格在10~50元之间,记者了解到,这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玩意儿,多用于车内摆设、新居入伙装修摆设或在母亲节等特别节日送礼,消费群体多是白领。6月正是毕业季,记者调查约5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得知,约有1/3的人会选择购买“公仔花”去参加毕业礼,他们认为,“公仔花”外形更讨好,而且能长期保存。
专家:收藏公仔体现减压与补偿心理
对于“成人玩具热”,广州众慧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辅导师张洁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现象,办公室白领在其中所占比例颇高。究其原因,一是成年人会因为看到这些公仔而回忆其童年、少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可以暂时摆脱烦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补偿心理,有些人在年幼时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喜欢的玩具,长大后有能力和条件了便会大量购买。其次,现在都市人生活压力大,找寻、比较、收集玩具的过程能够让人精神集中,同时排除孤独感,暂时放下压力。若收藏者是独居并收集大量的公仔,其有一种组织家庭的心理倾向,特别是当收藏者称喜欢的玩偶、公仔为其子女或弟妹时,则更能反映其家长心态的建立。
这些行为属于心理学上的自我暗示和调节,而收集公仔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建议不要随便解读他人的收藏行为,并持有理解、尊重的态度,以免给自己或他人造成心理负担。
记者手记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山大学教授甘阳批评道,现在大学毕业生流行在毕业礼上抱公仔,是心理幼龄化的表现。这一报道在网上引发不少成年玩具粉丝的反对声音。恰逢六一儿童节,记者发现不少成年玩家比孩子还疯狂,心理专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成年上班族们每日在社会中打拼,需要一个“港湾”让他小憩放松,而玩具给他带来暂时回归童年的感觉,也未尝不可。聪明的商家更是能将玩具的娱乐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相信在这方面,未来将大有市场。信息时报记者 邝凝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