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酷6裁员背后:国内视频网站分化进行时

2011年06月01日 02:2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谢晓萍 发自北京

   5月18日,中国视频行业可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凤凰新媒体在上市不到一周内对外宣布,启动凤凰视频“凤鸣计划”即“视频媒体”路线,打造中国最大的视频资讯观看、聚合、分发平台。

   在同一天,曾坐稳中国视频网站第三宝座的酷6网却上演了一场 “壮士断臂”的悲剧。当日,酷6网宣布裁员20%,以降低成本,被裁的全部为销售人员。同时,酷6网解散了广告直销团队,将广告销售外包给第三方广告公司。

   这是盛大在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离开不足两月内,再次对酷6网员工“动刀”。从高调收购到裁员,短短一年多时间,酷6网发生了什么事情?酷6网裁员的背后又折射出中国视频行业的哪些伤痛?中国的视频行业将走向何方?

  裁员的背后

   酷6网由原搜狐总编辑李善友于2006年6月创建,一度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视频分享网站。2009年11月通过换股模式,酷6网被盛大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收购并实现曲线上市,后更名为酷6传媒。

   “从最初的几百万投资,到后来被盛大并购,酷6网一直饱受资金困扰。”一名接近李善友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优酷此前经历5轮融资,获得1.1亿美元。土豆经历4轮融资,融资额为8500万美元。酷6网并入华友世纪前融资仅为约4500万美元。虽然与竞争对手在资金上存在差距,但李善友的酷6网团队依然认为,背靠盛大这棵大树,酷6网至少不会在资金上发愁了。另一方面,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盛大对酷6网同样抱有很强的商业野心,一度希望酷6网可成为网络视频领域的强者。

   2009年12月,酷6网在上海宣布投资3亿元用于正版化、新媒体视频内容整合和增购优质带宽等。而后,从签下95%的国产版权,其中82%拥有网络独家版权到世界杯、亚运会等体育赛事的点播转播,酷6网的确拿出了真金白银。

   寻找酷6网以往发展的路径不难发现,主站ku6.com主打视频新闻;云中剧场so.juchang.com主推影视剧。李善友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更为热衷谈论酷6的hulu(一家美国的视频网站)路线。他认为,酷6网的优势是正版化较早,独播热门剧正是酷6网流量猛增的重要原因。

   这种战略的背后,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陈天桥与李善友在视频发展上的分歧与摩擦的制衡。

   “陈天桥希望李善友通过烧钱的方式把酷6网的市场份额烧上去。虽然酷6网的发展比收购前大有进步,但依然不尽如人意。”上述人士表示,仅用一年多时间,酷6网就“烧了”盛大3亿多,而股价、广告达不到竞争对手的同等水平,在视频大战中逐渐败下阵来。

   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网站排名上,优酷流量排名第10位,土豆排名第11位,酷6网排名第26位。以市值计,截至5月18日收盘,优酷约为50亿美元,酷6网约为1.5亿美元,相差30倍。

   从营收看,过去三年,优酷网营收分别为3300万元、1.53亿元、3.87亿元。从2007~2009年,酷6网的营收分别为6053万元、5396万元、3464万元。2010财年,酷6传媒持续性营收为1660万美元,净亏损达到5150万美元。

   流量、收入相差甚远,而成本投入相近,盛大内部认为酷6网继续“hulu模式”难以成功,急切需要转型。“这也成为此次裁员风波的根本推动力。”业内人士表示。

  视频网站的生存困局

   酷6网裁员从另一个侧面暴露出中国视频网站的生存困局,该事件引发对中国视频网站模式的思考。事实上,视频行业目前已兵分三路,各自为政。

   “优酷和土豆打着YouTube的旗号,脚踩hulu的船;奇艺、乐视和搜狐视频致力于正版高清;激动网和第一视频早早一头扎进了视频资讯不愿自拨;56网坚持扛着YouTube大旗努力往前冲。”资深IT人士袁茂峰这样描述中国视频大佬们的现状。

   国内的视频网站基本为 “影视剧”、“媒体”和“分享”三大路线。业内一直希望通过用户规模、广告收入、财报业绩来进行定量比较,这触及了所有视频网站不愿触及的尴尬:全行业烧钱,未曾整体盈利。

   袁茂峰认为,目前在市场竞争及资本市场的双重挤压下,出现了一个戏剧化结果:烧钱抢热片、抢独家,通过抢占热门资源获得流量和市场份额。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刺激版权价格大幅提升,让视频网站盈利变得艰难,更尴尬的是,随着向hulu模式靠拢的视频网站越来越多,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边是上游同质化且直线攀升的版权价格,一边是下游习惯享受免费午餐的用户,这成为视频大佬们不得不直面的成长烦恼,如何在“影视剧”、“媒体”和“分享”三条路上寻找自己的方向?

   在资深互联网专家谢文看来,酷6网所崇尚的“左手买版权、右手卖广告”的hulu商业模式存在争议。内容成本、宽带成本居高不下,一些国内视频网站却简单给自己套上“hulu模式”的外壳,而hulu背后的股东是大的视频节目制作商,版权不存在任何问题。而且美国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超过中国,在中国很多花大价钱买来的版权未必是独家。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陈志华对记者表示,优酷、酷6网等垂直视频网站并不太适合从事新闻资讯领域,相较而言,门户网站更具备优势,因为媒体的属性需要一定积累。此外,用户在获取新闻资讯的同时,已从简单的图文、视频转变成图文、视频并茂的全媒体时代,单纯的视频内容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果说hulu模式在中国不一定走得通,新闻资讯未必又具有优势,那么Youtube模式是否可以成为最佳选择?

   乐视网首席运营官刘弘认为,中国不具备类似Youtube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因为DV原创氛围不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创视频带来的商业价值非常有限。“视频网站的盈利之路在于对商业模式的探索,一方面是通过精良的内容,获得更有价值的广告资源;另一方面是通过培育付费点播用户,发展视频收费业务。”刘弘表示。

   从上述的言论中,我们依然无法找到答案。无论走何种模式,以业绩见实力的商业时代,视频全行业盈利仍是个谜。

  相关新闻

  门户网站欲分视频一杯羹

    虽然视频行业前途未明,但门户网站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作为最早发力于视频领域的搜狐视频,最近动作频频。记者从搜狐内部获悉,搜狐视频已与中影集团在影片制作与发行上全面结盟。在双方共同打造的“7电影计划”中,由专业团队制作、编写剧本并高清拍摄,最后通过网络与院线双通道发行。为保证搜狐视频线下的渠道发行,5月31日,搜狐旗下游戏公司畅游收购上海晶茂及其关联公司,同时搜狐视频与上海晶茂达成战略合作,可以预见的是搜狐视频已完成线下布局,未来将拥有200余家高端影院的广告发布权。

   同时,腾讯和网易两大门户网站均将“视频”作为今年的重头戏。此前,腾讯投资6900万美元晋升华谊兄弟二股东,又与香港英皇娱乐集团建立战略级合作伙伴关系。记者从网易内部了解到,6月份,网易将耗资亿元发力视频业务。据网易内部人士透露,网易未来的视频方向主要着力于移动视频领域。

   随着门户级互联网站相继加入这个难以盈利的“烧钱游戏”中,预示着视频行业下一轮的竞争将更加惨烈。

   谢文认为,随着视频行业的发展,留给垂直视频网站的市场空间将有限。中国视频网站经历6年多的纷争,仍未形成一家独大或几家独大的格局,视频市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明确的市场定位。

   “视频网站未来的内容竞争将成为发展的关键。”刘弘认为,没有任何一家视频网站能独揽所有视频资源,包括影视剧、新闻资讯等,打造独特性、差异化的内容将成为未来视频网站的发展方向。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