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PMI显示经济增速延续回落态势

2011年06月02日 07:24 来源:金融时报

  专家分析:下半年价格上涨压力或将减轻

  庞东梅

  记者庞东梅6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为最大,达到5.9个百分点。虽然PMI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在50关口以上运行。作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数,5月份PMI究竟反映出我国经济处于何种发展态势,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会加大还是会减弱?

  “5月PMI比上月回落,连续两个月回落,同时从分项指标来看,包括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等基本上都在回落,显示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还是处在小幅放缓的过程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说。

  唐建伟告诉记者:“经济放缓最主要的因素是政策调控的结果,包括信贷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再加上前期政府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退出。消费以及市场需求的减速都是政策调控的结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继4月份以后,5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反映经济增长回落的可能性加大了。特别是购进价格指数较大幅度降低,预示通胀预期可能改变,去库存活动可能增加,这些都会使经济增速减慢。从需求角度看,尽管出口与消费增幅有所降低,但投资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需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由于这是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基本因素,所以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变化趋势还需要继续观察。”

  PMI的分项指数也反映出,企业外部环境较紧,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中国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现在企业反映,不但资金压力较大,而且面临着水、煤、电、油、运及主要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大企业效益下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

  微观层面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压力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尤其是资金压力是否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在当前的信贷环境下,民间借贷的活跃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我们也看到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显示工业生产的价格指数也处在调整的过程中。这是比较好的事情。”唐建伟如是称。

  当前物价上涨因素可以说是此起彼伏,猪肉价格“反季节”上涨,鸡蛋价格也出现快速上涨的势头,之前受到宏观调控而出现价格下降的蔬菜近期也止跌回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罕见的特大旱灾进一步推高了市场通胀预期,诸多因素致使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上升。在此背景下,5月PMI中购进价格指数的回落,可以说给市场上升的通胀预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也指出,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落,本月回落到60.3%,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回落趋于加快,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在明显减弱。

  “虽然CPI近几个月可能还会创新高,但是PPI已经回落,显示下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会减轻。”唐建伟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的小幅放缓,物价上涨的压力应该会有所减轻。”

  PPI向CPI的传导需要一段时间,5月份购进价格指数的大幅回落,意味着PPI上涨的动力减弱,因而未来CPI的上涨压力有望进一步的缓解。

  虽然5月PMI反映出物价上涨的压力趋缓,但是从市场对近几个月CPI走势预测来看,仍然难以回落。市场普遍预计5月份CPI将会继续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唐建伟告诉记者:“根据商务部和农业部监测的数据,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影响,5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开始结束小幅回落的过程,重回小幅上涨。同时非食品价格仍维持高位,我们初步判断,5月份CPI同比涨幅将可能达到5.5%,超过3月份的5.4%,创出年内新高。”

  一边是经济增长放缓,一边是通胀压力不减,我国经济是否会陷入“滞胀”或者出现“硬着陆”,市场上不断出现这种担忧。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担忧不足为虑。

  唐建伟表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首先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压力也会减轻,不会出现超高或者超出预期的物价上升;其次,现在的经济减速是政策调控的结果,预计全年的经济增速仍然在9.5%左右,仍处在比较快的增长区间,因而不太可能会陷入滞胀。

  唐建伟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是比较强劲,企业的资金需求很旺盛,只是受到货币信贷调控的影响,资金供求比较少,企业的资金需求没办法完全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很旺盛,显示企业对未来发展看好,以及投资需求较旺,只是受制于资金来源的压力,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一旦政策环境有所改变,企业的这种需求就会释放出来,就会对经济增长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当前的经济减速,总体仍然温和,“硬着陆”的说法言过其实。而“滞胀”则是指经济增速下落到“萧条”的水平上而物价依然高企,当前经济增长即便减速也仍在景气区间,此时称为“滞胀”并不严谨。目前的经济减速,正是2010年以来政策持续紧缩逐渐显效所带来的,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和需要,有利于未来物价水平回落;一些企业在此过程中感觉压力不断增大,也是控制通胀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