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息透明与恐慌情绪

2011年06月04日 05:57 来源:金融时报

  李庶民

  最近一段时间,种种食品安全事件相继进入人们视线———从大陆的西瓜膨大剂到台湾食品企业的塑化剂,从先前日本核泄漏造成的蔬菜、海鲜污染到最近欧洲“毒黄瓜”引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这些“新名词”让人胆战心惊。不过,在这些事件中,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普遍做的不错,随时公布进展,让公众心中有数。然而,事情也有另一面,信息的透明也不免引发人们过度恐慌,甚至造成一定误伤,比如,膨大剂传闻就造成从不使用膨大剂的海南西瓜也出现滞销。

  再往前看,2008年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也波及其他省份,造成很多“无辜”柑橘滞销,果农损失惨重。在网络时代,类似这样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传播速度惊人,一旦信息不准确,往往损失巨大。那么,从四川柑橘到海南西瓜,它们的滞销是不是信息公开惹的祸?公众的知情权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之间是何关系?公众的恐慌情绪是否说明我们在信息透明方面做过了头?

  应该明确的是,对食品安全问题,是事情本身而不是媒体的报道造成了公众的恐慌,简单地把板子打在新闻报道上属于本末倒置。但面对突发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论是政府还是媒体,在信息透明的问题上要努力把握一个平衡。

  第一,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大方向。有时候信息公开确实会带来一定恐慌,但从长远看,还是公开透明更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一来公开透明可以防止问题变大,膨大剂或许确如专家所说,合理使用就没有危害,但如果不及时披露,其他的什么“剂”或许就要像塑化剂那样,危害三十年才被公众知晓。二来及时公开信息可以提升政府公信力,这是一笔无形资产。很多时候,公众的过度恐慌不是来自事情本身,而是担心背后还有更严重问题没有披露,这就是政府公信力问题。如今各级政府都重视舆论引导能力,加强舆论引导能力不靠瞒和骗,也不靠组织所谓“网上评论”,靠的就是说真话,政府长期与民众坦诚相待,在危急时刻就会得到一呼百应的回报。

  第二,要相信公众的鉴别力和理性精神。信息公开和透明,对公众的承受力也是一种锻炼,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人们会更加理性,能够把握事件的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例如,在日本核辐射刚刚发生、还没有影响到我国的时候,公众就发生了抢盐的非理性行为,但随后,我国很多城市的空气和蔬菜中也检测出微量的辐射物,而民众却并没有因此不出门、不吃蔬菜,很多人传言海鲜会受到日本海水污染,但海鲜销量也没见减少。这说明,我国政府每天通过媒体公布的空气核辐射水平检测报告没有“扰乱人心”,相反,通过这种持续的信息公开,公众变得更加理性。

  第三,媒体要加强自律。政府信息的公开多是通过媒体实现的,政府公信力与媒体公信力往往绑在一起,媒体也应坚持有一说一。这里应该更新一种观念,判断“正面报道”的标准,不应看表扬还是批评,而应看是否属实。只要属实,哪怕是批评揭露性的报道,也是正面的,因为它揭批的是无良企业,保护的是广大民众。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求媒体和记者不能为吸引眼球而故意制造新闻,当年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一个极致。媒体还应努力避免过失造成的不实报道,这就需要记者多掌握些科学知识。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老百姓都成为专家,但是,对于专注报道食品安全的记者来说,对本领域知识精通一些,不算苛求。至少记者不能听风就是雨,否则,记者的非理性恐慌必然通过媒体传导给公众。

  第四,政府应及时出手,为信息公开的必要代价买单。有的时候,信息公开与信息准确无法完全兼顾,对新闻线索多等几天,也许能更准确,但也许就造成了更大危害。对于这种误伤,政府理应出手相救,因为这是为了保证信息公开透明而付出的必要代价。如当年为了防范禽流感而捕杀家禽,政府对养殖户都给予一定补偿。成千上万只家禽被捕杀,里面难免有误伤,但这是防范疫情不得已之举,这种损失需要政府补偿。同样,坚持信息公开,披露部分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柑橘长蛆,西瓜爆炸,黄瓜有“毒”,饮料污染,即使明确说明问题仅发生在局部地区,也不能避免民众出于谨慎心理而减少相应产品采购,这就会对生产者造成误伤。这种误伤,是信息公开的必要代价,政府应给予一定补偿。当然,如果是蓄意制造虚假消息造成损失,相关责任人则应给予赔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