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5年:在稳健与创新中成长

2011年06月07日 16:17 来源:《新领军》杂志

  回顾2004年,我国经济有惊无险。尽管在这一年当中,各种猜测、各种议论纷纷而至,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仍然是稳步前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2004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各行各业在这一年中的共同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在2005年创业中国获奖名单中,无论是十大创业新锐还是十大创业领袖以及获选企业,都在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回顾2005年创业中国高峰论坛,那是一期围绕“创业中国——在稳健与创新中成长”为主题的论坛。评选的宗旨则是:优秀的创业者已变成一种象征,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支柱,更是未来中国崛起的希望。这些入选的企业,这些茁壮成长的企业,都与当时的大环境,与其所在的行业发展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4年13类行业中,在盈利能力上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酒业,销售净利率达到了12.91%。而在另一个可以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平均资产净利率各行业也都表现不错,该指标在10%以上的行业就有6个,房地产/建筑(为最高,21.26%)、矿业/资源(14.81%)、木材业(14.76%)、制造业`(10.8%)和 纺织/服装(10.11%)。

  以2002年到2004年平均税后净利润成长速度去看的话,矿业/资源行业有高达986.3%的增长,位列第一,而第二名的批发和零售业有857.75%的增长。这说明,随着中国对资源及原材料的强劲内需促进了矿业和资源行业的大幅增长,批发和零售业的增长则与国民经济的急速增长是直接挂钩的。

  无论是当时的国内环境还是国际环境,都为中国的企业成长、创业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那么时至今日,再回顾当时,那些在2005年创业中国上获选的行业和企业,如今什么行业已经从成长期走向了成熟期?又有哪些企业在日后的经营中进行了意想不到的变革和转型?

  八佰拜、6688:试水电子商务

  翻开2005年创业中国获奖名单,获选企业的CEO所处的行业与往届一样分散在各行各业,涵盖了纺织/服装、医药、电机/电子/电器以及互联网/信息产业/IT等多个主要行业。

  今天当我们看这张获奖名单时,什么企业当时真的是“创业期”,而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了成熟期了呢?北京八佰拜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6688公司。这不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如今取得了哪些骄人的业绩,而是因为他们的成长过程代表了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历程。2004年的时候,这个行业所提供的服务还鲜为人知,可如今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却家喻户晓,这就是电子商务。

  每年中国市场上都会涌现出一批新的创业者,每年又都会有很多曾经辉煌过的“创业者”走向衰退和失败,这其中存在着自身的经营问题,也更多的是由于这些创业者所选择行业的不可持续性。可这近10年之中,选择电子商务的创业者却在众多的创业者之中额外的耀眼,因为他们所选择的是一个朝行朝起的行业。

  2004年的互联网正在经历一个蓬勃鼎盛的发展时期,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丰富的娱乐内容,互联网正逐渐让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真正的互联、互动起来。9400万的上网人数,66.9万的CN下注册的网站数,都显示了互联网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前时期。

  与快速增长的网民数量相比,2004年网民上网目的中,网上购物所占比例则显得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就是这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让一批新的创业者看到了机遇。他们抓住了这个还未曾被别人大肆开发过的领域,将电子商务引向成熟。仅仅1年之后,网上购物所占上网目的的比例就达到了24.5%。从2004年到2010年,仅仅6年的时间,网民对网上购物就发生了从量的飞跃到质的转变。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的不仅是一个新的销售模式的形成,还推动了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新型交易支付手段的完善与发展。2010年以网络购物为目的网民,上网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1%,比2004年增长了350倍。网络商务类应用发展的迅猛势头,得益于电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用户使用习惯的积累。10年的时间,电子商务逐渐走向成熟,如今这个行业又将迎合3G的蓬勃发展契机,走向另一个高峰。当日北京八佰拜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6688公司的入选也名副其实。

  聚众·分众:血拼圈楼

  或许在2003年以前,你还不曾想过,你每天花在等候和乘坐电梯上的303.28秒可以做什么?但是虞峰想到了。当你等候电梯、进入电梯目不转睛的被液晶电视上的广告视频所吸引的时候,你的这300多秒,正在为虞峰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也让他登上了2005年十大创业新锐的宝座。

  1999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虞锋发现了高档商务楼宇电梯广告的商机。从此便开始筹划将一种新兴的媒体植入中国,2003成立了“上海聚众目标传媒有限公司”,进军楼宇视频行业,拓展了广告业新的发展模式,同时他与江南春之间的“战争”也开始了。

  2003年初,当江南春在北京出差的时候,惊奇的发现,自己两个月前刚刚才在上海兴起的电梯口视频广告,怎么会这么快就以相同的模式,出现在了北京楼宇电梯口。也就在同时,虞峰看见上海的一些写字楼挂出的液晶电视,也一样惊呆了,“自己琢磨了几年的方案,怎么别人捷足先登了?”

  相同的创意,又几乎在以同样的节奏开始,促使聚众传媒与分众传媒的原发展策略计划双双被打乱。加速成为了两家首要战略目标,圈楼成为了拉开战局的开端。

  争夺地盘、竞价几乎成了两家之间永不停息的话题。但双方的相互厮杀,地盘争夺,也让他们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即便是在2005年7月,分众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聚众也随后准备上市之时,双方也是抱着“拿钱回来,继续打”的目的。

  柳传志:“教父”的升级

  如今提及柳传志,人们总是给予商界教父的称谓,他的确也当之无愧。提起联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会是电脑,可是如果你只能将联想与电脑相联系,那么你对联想的了解已经落伍了。联想集团一直在做电脑,但是联想投资一直在以投资的方式打造核心业务,当你还将联想控股与联想集团混为一团的时候,联想投资多元化的脚步早已启动。而联想多元化的第一步还得追溯到2001年。

  2001年,联想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分拆为从事电脑业务的联想集团和从事分销业务的神州数码集团,在两大业务集团之上成立联想控股,形成了投资控股型的集团构架。但是作为联想的股东们则并不是完全赞同这种拆分后的生存方式,究其缘由是这两家公司全都是处在风险较高的IT行业,不利于风险的分散,一旦整个IT行业出现任何状况,都有可能使股东利益受损。

  另一方面,作为柳传志来说,这样的“两级终端”也并不是他所构想的联想未来蓝图。同年,联想投资正式成立。来自联想控股的第一轮3500万美元的基金,投资于16家企业,尽管有3家投资不利,但是仍然获得了3倍的投资回报率。

  尝到了甜头的联想控股,将联想控股的直投部分直接发展为弘毅投资,一年之后,弘毅投资正式挂牌成立,投资方向主要是国企改制以及产业整合。融科置地房地产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这是联想控股为进军房地产业而专门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自此,联想控股旗下出现了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 、融科置地、弘毅投资五家子公司。但这仅仅是联想从实业转向投资型企业的第一步,2009年,联想又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在联想还沉浸在收购IBM的成功欢庆之时,欢愉的声音似乎还停留在耳边没有消去,可一场金融危机的到来,让联想经历了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2009年,挑战联想承受力的不仅是连续三个季度的亏损。在当年的9月,联想控股的大股东意外的公布出让联想控股29%的股份,这份公告让当时业内为之一震,也让联想内部发生了巨大改变。

  被出让绣球打中的,是一家多元化的投资企业——泛海控股,联想控股之前的股权结构为:国科控股占65%,联想控股职工持股占35%。此次股权转让后,新的股权结构为:国科控股占36%,仍为联想控股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占35%,泛海控股占29%。联想控股的董事会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七席减为五席:柳传志接替曾茂朝担任董事长,卢志强进入董事会,另外三名董事为曾茂朝,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和邓麦村。

  联想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改变,新的发展策略也伴随董事会的变化而出台,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联想控股本部将开始做直接投资。柳传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联想控股一直有兴趣进军一些以前民营企业不容易涉足的产业,如能源、环保、化工等,其他在考虑的产业还有教育和医疗。

  今天的联想俨然已经成为从产业资本转作金融资本的典型代表。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他所创造的传奇不仅仅是将一个11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领导成长为了今天的联想,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业故事对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激励,用他的切身经历告诉了所有创业者,“如果我足够地努力,那么我也可以同样的成功。”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领军》杂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