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伯南克:通胀暂不影响货币政策决策

2011年06月08日 10:40 来源:财新网

  强调维持低息政策的必要,及美国货币政策服务于国内经济的目标

  【财新网】 (特派华盛顿记者 章涛)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日称,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低利率会维持“较长”时间,但他没有谈及新一轮货币刺激的可能。

  “尽管方向正确,经济仍低于预期,因此需要适当的货币政策。直到我们看到可持续的就业增长,我们不会认为经济复苏已经稳固,”他说,“目前几乎所有的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都认为目前的通胀是暂时性的,中期来看通胀仍然受到抑制。”

  他在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货币会议上否认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导致新兴国家经济过热并进而推高商品价格的说法,称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速快主要是由于自身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术和资本的积累所致,而且这些国家有一系列的财政、货币、汇率以及其他政策工具来解决可能产生的经济过热。这也正是他的一贯主张。

  “与所有国家一样,美国的货币政策是为了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和价格稳定,从而支持一个稳定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伯南克说。

  此外,他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主要是由于供求关系而非美元贬值所致,美元的贬值幅度不足以解释油价160%的增幅和非原油商品价格80%的增幅。他否认所谓低利率政策减少了存货成本从而推高商品需求,因为过去一年存货规模并未出现增长,反而是随着价格上涨而存货减少。

  “这次价格上涨和过去一样,是因为商品供给没有跟上全球需求增长的步伐,”他说。“尽管发达经济体对大宗商品的消费已经变得稳定甚至出现下降,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活动增加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而且一些新兴国家对工业化的强调使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度增加。”

  对供给方,他抱怨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其他产油国增加产能的速度过慢:2004年之前十年每年的增长速度是2%,而之后每年不到1%。

  “全球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不确定性相当高,价格波动性大,市场参与者对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做出剧烈反应,”他如此强调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以此说明货币政策不能随此变化,而应更多考虑长期预期。

  此外,他认为商品价格上涨从长期来看会随着家庭和企业行为的改变出现调整,从中期来看对通胀只具有温和影响,而许多经济学家目前对长期通胀预期也依旧稳定。

  “只要央行致力于保持低通胀的决心没有变化,通胀预期的稳定性就会持续下去,”他说。美联储密切关注目前的经济走势,随着日本地震对制造业影响的消散和油价的回落,相信美国下半年经济增速会有回升。

  伯南克认为目前影响消费的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积极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就业市场的好转和减税政策都推动了家庭收入增长,股市上升也增加了家庭的证券资产价值,较轻的债务负担使消费者愿意消费,但另一方面食品和油价上涨、住房市场走低、信贷市场持续紧缩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他表示,就业市场进展缓慢,使得企业的人工成本低于危机之前的水平。由于人工成本在总生产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这抑制了通胀。■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