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9日 01:00 来源:一财网
随着夏季来临,饮料生产商们又迎来了销售高峰期。然而,今年受台湾“塑化剂”风波影响,消费者对饮料安全要求更高。饮料塑料包装PET是安全的,而PVC则有安全隐患。专家指出,不仅饮料本身,假如外包装用了PVC的话,就可能含有塑化剂,从而渗透到饮料中。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在多家超市调查发现,不少饮料的塑料制品标志不明晰,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康师傅等大牌饮料商,有的无法找到食品塑料制品的标志,有的则必须要撕下外包装塑料纸才能发现该标志。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饮料产品应注明其包装物料属性。
“PET”标志难寻
大陆几乎所有的碳酸饮料、奶茶、矿泉水、乳酸菌饮品都是用塑料制品作为外包装的。
本报记者在上海一家沃尔玛超市中发现,大部分饮料瓶的瓶底都会印有一个含“1”或“2”数字的三角形,其周围还会写上英文字母。数字“1”代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字母为“PET”;数字“2”则代表高密度聚乙烯,英文为“HDPE”。这些塑料标志主要是为了便于回收再利用,如果懂行的话,消费者就能通过这个标识知道所其使用的塑料制品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也会放心使用。
最早使用PET瓶包装饮料的企业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他们用1.5升的PET瓶取代1升的玻璃瓶,结果使零售额上升了27%。之后,PET容器包装的食品和饮料渐渐占据了饮料包装的主流。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使用PET作为饮料外包装的比例或达57%左右。由于其材质轻、透明度高、耐冲击不易碎裂,而且可以进行文字和图案印刷,因而广受青睐。
但有意思的是,走在包装材料前沿的可口可乐公司“PET”标志反而难以在饮料包装上发现。可口可乐的一款“美汁源果粒橙”就没有把标志直接印在瓶子底部,而在其表面的凹凸颗粒上才能找到。
康师傅茉莉花茶的“PET”标识则藏在了其外包装纸的内部,必须要撕掉这层纸才可以看到。
最大的PET饮料包装厂商珠海中富(000659.SZ)一位管理层向记者说道,按规范,企业在饮料模具生产时一般都要印上这类标志,但国家是否强制性执行该标准,他不得而知。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按 “GB/T18455-2010包装回收标识”的要求,体积超过100毫升的塑料容器和包装物,必须以直觉外观注明塑料种类的循环符号,印或刻制在该塑料包装材料中。
此外,若按(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就指出,饮料上的这一标志全称应该是“含回收再加工利用塑料制品的标识”。该标识一般为黑色,也可以用其他醒目的颜色,要求不易褪色或者不易脱落,模塑制品标识的颜色可以与制品的颜色相同。国标也称,每件制品一般为一个,“标志设置的位置应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一般应位于塑料制品的明显处。”
PVC不适合用作饮料外包装
上述(GB-T 16288-2008)国标中也指出,“对本身不便或无法标识的塑料制品,可在其外包装上进行标识。”
市面上大多的饮料包装瓶都由“PET”、“HDPE”或者“PP”材料制成,能在其瓶底找到这类回收标志。一般来说,饮料级产品都会用上述塑料来做包装,但这些产品不能做高温加热,否则会出现有害物质,因此并不适合反复使用。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就向记者透露,如果有人使用PVC,而不是PET材料来做饮料瓶的话,这将是比较危险的。
PVC一般用于建材、塑料膜及雨衣等材料,其虽然耐81摄氏度的高温,但是含有的塑化剂量(又称“增塑剂”)比一般的塑料要多,“如果塑化剂遇到高温、或者油脂时,两者将会融合。很有可能PVC材料中的塑化剂就会迁移到饮料中。”前述食品研究所的专家建议,最好PVC不要用作饮料、油脂类产品的外包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