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9日 05:51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龙婧 发自上海
6月1—6日,美国马里兰州州长马丁·奥马利率州历史上最大代表团访问中国。这个坐着经济舱长途飞行而来的州长,在上海签署了8600万美元的经贸合作协定。随后,代表团还访问南京、北京,就生物医药、教育科技、公共政策管理、文化、旅游等领域与中国合作展开交流。
6月2日,奥马利接受本报专访。他表示,中国是他政治策略中的一贯重点,并是他谋求下届连任的重要策略。他说,美国未来的机遇在于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时代周报:州长先生,这是你今年第一次出国访问,也是你第一次来中国。你这次的出国之行是亚洲之行,一共10天,你第一站选择中国并且此行大部分时间(6天)都在中国访问,是出于什么考虑?
马丁·奥马利: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吸引中国企业投资。
我们如此重视中国的访问,是因为我们马里兰州一贯重视和中国的交流合作,和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关系,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之后,时任马里兰州州长是第一个访华的美国州长,我们还有各州中最早派驻,也是最大的驻华中心。还有在文化层面,马里兰大学更是第一个北美孔子学院的所在地,巧合的是,马里兰大学的现任校长陆博士是上海人。
我想特别强调马里兰州和中国科技部合作成立的中美第一家孵化科技园,这是科技合作方面的一个重要项目。这个园区里面有十多家企业,大部分是中国企业,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潜力。
时代周报:我注意到,你提到马里兰州在中国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第一个访华的州长、第一个州驻华中心,第一个孔子学院……但对于中国而言,马里兰的知名度和形象不如加州、纽约?
马丁·奥马利:这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来推广马里兰州,让人们更了解和熟悉马里兰州,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从我们州府层面来说,和中国的关系是源远流长的,已经有超过200多年的历史了—主要是因为巴尔的摩,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曾是美中贸易的重要港口,货物从港口巴尔的摩运往广州。但后来随着太平洋沿岸对外贸易的繁荣,马里兰州的重要性就相对没有那么大了。
在近代,马里兰州也缺乏足够的宣传。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可能大家对一些名字很熟悉,比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可能知道生物技术医药领域的关键机构比如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比如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大家知道所有这么多新经济、创新经济的资源和资产都集中在马里兰州。
时代周报:5月31日,你自己发布的博客和马里兰州州长办公室的新闻稿,都称这次访问之旅为“就业之行”,为何这次访问以“创造就业”为主题?
马丁·奥马利:作为州长,我的职责之一就是促进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经济全球化是明确的趋势,就业机会将更集中在全球化程度高的州。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将注定会失败,所以我们马里兰州必须全力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建立对外的联系和连接,从而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并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并且也给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新的全球经济中创造更多机会和优势。
最后补充一点,马里兰州是最早开始中美贸易的州,目前中国是马里兰州第二大的进口贸易伙伴,第三大的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对马里兰州的经贸合作意义重大。
时代周报:你在致辞中提到,马里兰州正在通过很多办法拉近和中国的关系,促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多年来,马里兰州和安徽省结成了友好关系,巴尔的摩和厦门也是友好城市,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地方/省市之间的亚国家层面合作?
马丁·奥马利:我相信亚国家层面合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层面的关系可能更官方、正式,而地方合作是更活跃积极的。在担任州长之前,我是巴尔的摩市的市长,这些年我越来越感到各地区是互相联系的、互动的。城市和城市间的合作,省和州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必要、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我此行也将和一些省市的领导、官员进行探讨,在省市这个层面,如何利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更好地管理工作和评价工作绩效—比如在政府日常行政事务方面,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评价工作的绩效和产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也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本地/本省在重大的政府工作目标上的成果,比如城市治安、城市环境、医疗健康等等方面的各项进展。
马里兰州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也希望和中国的地方政府分享和交流。除了政府层面的合作,地区间的民间经贸往来是更频繁积极富有成果的,比如RTKL公司已经扎根中国多年,也参与了很多上海市的建设、重建等等项目。
我们致力于发展稳定成熟的和中国各地的地方合作关系。我们并不是坐等/依赖国家层面关系的发展,而国家层面的关系拓展也并不一定能够快过地方合作的推进;我相信地方合作是可以更积极的。
时代周报:也就是说,你未来非常看重和看好中美之间的亚国家合作?
马丁·奥马利:美中两国作为全球的两大经济体,共同承担着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责任,中美应加强亚国家层面的伙伴关系。
当然,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被视为世界的领导者,因为我们经济的规模以及我们为世界所做的贡献。我们相信,亚国家层面的伙伴关系和亚国家层面的合作,无论是公司之间的,还是省与州之间的,都是很好的途径,来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分享联系更紧密的未来。
时代周报:你刚才提到将来会跟中国的省市领导分享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和评价工作绩效,我也发现,你在北京演讲的重点,也是推动政府绩效管理,为什么想到要在中国分享这个?
马丁·奥马利:我认为,对地方政府工作来说,工作绩效的量化评价是相对(预算等等)更重要的。我在任巴尔的摩市长的时候就很重视这方面,并且倡导使用Citistat城市管理系统,这个革新也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评为当年的全美最佳政府创新奖。通常而言,评价一个政府的投入是相对容易的,而评价一个政府的产出是很困难的。在美国,一般来说只有年度预算,但这并不能完全体现绩效,这不过体现了投入的多少。我们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政府事务中的有效工作量化,每天、每周的工作努力体现出来,并和成果挂钩。更重要或者更有影响的是,是把所有这些信息交予普通市民的手里—所有的普通市民通过互联网,都可以看到这些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不管是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还是城市环境的改善(例如垃圾收集),或者我们是否帮助人们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加班,等等)。现在更大的挑战是当我们把这个系统应用到州,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例如马里兰州人口密集,水资源有很大的压力,我们要怎么处理废水、水力紧张,这些和人们息息相关的工作如何被反映出来,并且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开展,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而我将在稍后和中国的本地领导、政府进行商谈时提到这些。
时代周报:对华合作是否你施政的重要策略,在未来会否仍成为你谋求连任的重要策略之一?
马丁·奥马利: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中国就我而言很重要,我早在2008年就筹划访问中国,当时因为金融危机的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我一直很坚定要来中国看看。尽管当年没有来中国,对华合作的各项工作并没有停滞。在当时金融危机、预算吃紧的情况下,我们是努力扩大对外合作,包括在预算有限时我们还加大了各对外经贸办事处的投入,尤其在上海的马里兰中心的实力逐年增强。尽管我本人昨天才到,但此前我们的州务卿曾访问过中国,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注:2010年的《中国安徽省与美国马里兰州关于加强人才培训合作的意向书》 ),等等。这些是我们已经做的,并将继续要做的。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