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0日 07:10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本周三,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意外宣布未能就上调石油产出配额达成一致,继续维持其2008年油价大跌时设定的产出上限不变。这是该组织近20年来首次在正式会议上未能就配额调整达成一致,国际能源机构、美国能源署均在第一时间对此结果表示失望和担忧,国际油价当日亦应声大涨。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重回百元以上,收于每桶100.74美元,涨幅近2%。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6月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佩克内部分歧自该组织成立之日起就从来没有消失过,此番有所激化主要缘于其成员国围绕“什么是合理价格”以及“当前油价上扬是否反映供求关系”这两个问题存在不同意见。尽管会议当天国际油价受到一定程度惊扰,但董秀成认为,考虑到欧佩克对当前全球原油产量规模的控制力有限以及其长期以来政策执行力较差的因素,欧佩克的配额决定不会对当前油市产生太大影响。“我认为,在可能影响未来国际油价走势的各种因素中间,欧佩克的因素要放在最后一位。”他说。“在这之前应该是欧美经济走向、美联储货币政策、金砖国家经济走势以及中东北非局势。”
关键问题难达一致 分歧凸显内部竞争
在会后发表的简短声明中,欧佩克承认其成员国未就原油产出配额达成一致,但表示该组织将遵守其一直以来的承诺,确保国际原油市场的秩序稳定。此次欧佩克商讨配额调整,正值全球石油市场高度紧张、多数国家库存下降、石油消费国要求欧佩克通过增产来平抑油价的呼声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成员国提议将现有每日采油配额增加150万桶,以确保国际油价走势温和,帮助全球复苏。不过,这一提议遭到以伊朗为首的5个成员国反对,理由是当前全球市场原油供应充盈,油价上扬只是投机者误判与金融市场炒作所致。
董秀成认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分歧一方面是围绕具体问题,即当前100美元左右的油价是否合理以及这一价格反映的是供求关系还是投机炒作。“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国家有不同认识无可厚非,即使是欧佩克以外的研究机构也持不同看法。”他说。另一方面的分歧则是一直存在于欧佩克内部的鹰鸽两派分歧,主要纠结点在于如何处理与西方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关系。伊朗在此问题上的强硬众所周知,由它牵头反对沙特增产提议也就不难理解。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东局势动荡正在酝酿新的格局,欧佩克12个成员国也越来越愿意由自己决定生产规模,而不是听从于集团统一的判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沙特还是伊朗,都希望抓住眼下的动荡机会提升自身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事实上,这两国的关系从来就没有特别好过,最近两国围绕巴林宗派主义动乱的对立立场使得其关系更加紧张。3月沙特派兵1000人进驻巴林,帮助执政的逊尼派镇压主要的什叶派反对者。沙特批评伊朗煽动这些动乱者破坏稳定,而伊朗则批评沙特和巴林政府采取高压政策。存在于两国之间的种种嫌隙都为其大唱对台戏埋下了伏笔。
超限生产已成潜规则 增产未果影响有限
尽管欧佩克的会议结果令不少市场人士感到失望,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的内部僵局短期内只会给国际油市带来“象征性”而非实质性的影响。事实上,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在评价这次会议是“最糟糕的一次会议”之后就承诺,沙特和包括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在内的所有海湾地区有剩余产能的国家,都将确保为全球提供充足的石油供应。
董秀成认为,这种僵局的影响之所以是“象征性的”,原因有两个。首先,现在欧佩克只供应全球40%的原油产出,其对全球石油产出的控制力较之过去有所削弱。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欧佩克配额限制的政策长期以来就存在执行力差的问题,成员国对产出上限习惯性地阳奉阴违,因此不调整配额并不意味着产出维持现状。目前的欧佩克配额是在2008年12月全球油价暴跌时确定的,这一次配额调整敲定了油价下跌下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油价。但当油价开始上扬时,在是否遵守原有配额的问题上欧佩克成员国就不再是铁板一块了。更准确的说法是,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在暗自超限生产。有数据显示,欧佩克目前每天比限额多产出150万桶原油,沙特过去几周一直在增产,约每天增产20万桶。即使态度强硬的伊朗,为应对经济制裁,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也每天超采5万桶左右。难怪有分析师感叹,不要听欧佩克说什么,关键要看他们做什么。
油价走向取决供需变化 地缘因素或成最大看点
如果真如分析师所预期,欧佩克会议给国际油价带来的波澜可能很快就会过去,那么未来的国际油价究竟要看谁的脸色?董秀成认为,需求和供应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也值得关注。
需求方面,美欧经济能否摆脱颓势,金砖国家能否继续增长将是决定全球原油需求的根本力量。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最新预计,2011年全球原油的日消耗量将较去年增长170万桶。特别是在消费增量中占据较大比例的金砖国家,其持续增长对于国际油价来说将是最直接的上涨信号之一。供应方面,地缘政治因素已成为未来油市的最大威胁。利比亚的军事冲突使得国际市场每天减少130万桶原油供应,也门和叙利亚动荡则导致每天减少30万桶供应。一旦在阿尔及利亚或沙特这样的主要产油国也出现动乱迹象,则“油价上涨空间将难以想象”,董秀成表示。
此外,美联储的QE2本月底即将结束,其后续政策仍然迷雾重重。眼下美国经济又陷低迷,一旦美联储决定延续量化宽松政策,将一方面意味着美元贬值,导致由美元计价的油价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量流动性可能会涌向包括油市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不难想象投机炒作之风也将更加猖獗。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