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堆明星是一门精细管理学

2011年06月12日 04:17 来源:信息时报

  (上接B03版)

  拍摄:从谁来拍谁到分组开工

  《建国大业》拍得很急,120天拍摄期里转战90多个场景,差不多每天换一个,尤其是北京城两万人的阅兵场面,对摄影、照明、道具、服装等制作团队的执行力都是巨大的挑战。黄建新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当时就有张国立、冯小刚、陈凯歌,甚至陈可辛都来帮手,像上面的阅兵场面就是交给陈凯歌执导的。明星来得越来越多,黄建新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三倍。既要合理安排明星的档期,又要把他们“集中演练”。所以他当时的思维是跳跃的,不像传统电影中习惯的拍法,拍完一个场景再去下一个场景,导演常常必须配合演员的时间,踩点似的“流窜拍摄”,为此黄建新甚至动用了三个道具组。黄建新说当时根本没有完整的拍摄计划,“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谁来拍谁”。黄建新还常常是在拍摄现场现写剧本现拍摄。“现场有的演员看着我发愣,说从没见过这么拍戏的,监视器旁边放着笔记本电脑,经常是戏照着本子拍了一半,我说,‘停!大家休息一小时。’在电脑上现场写、现场改,打印出来发给大家,‘从现在开始,按这个拍’”。

  而接下《建党伟业》,黄建新就预料会有到繁重的工作,一早就安排了李少红、沈东、陆川三位帮手,同时分工前期韩三平与黄建新都事先商量好,黄建新说:“《建党伟业》我先研究了3个月故事,结构完全按照电影模式在拍,选演员也是先有角色,然后再想哪位演员适合。拍摄时我们是非常严谨的,任何演员都不可以改台词,吴彦祖因为不认识汉字,我们给他标了拼音,最后说得一字不差。”

  黄建新自述:这部电影应该是近年来表现群众场面最大的,其中五四运动中的一场戏就有好几万的群众演员参与,而且像这种大场面群众戏还有很多,所以光是群众演员的费用就很高。影片片尾字幕包括演员在内就有1000多人,副导演有10个左右。因为韩总(韩三平)还有很多其它事务性工作,所以我和他分工前期都商量好,我在现场控制,韩总一有时间就会往现场跑,到了现场甚至还亲自掌镜拍摄。

  除此之外,我们还请了李少红、沈东、 陆川三位导演各拍了一部分戏,李少红负责拍摄在俄罗斯取景的部分,沈东负责朱德领导的一场战争戏,陆川负责陈独秀演讲的戏份。这三位导演拍摄的戏加起来大概有十分钟。《建党伟业》的拍摄分成了AB组,这种分组拍摄的模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B组主要交给这三位导演掌控,AB组同时进行拍摄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党伟业》拍摄将近5个月,B组工作20天左右,加起来光是拍摄就有180天。最后的成片130分钟左右。比《建国大业》短6分钟。1分2分3分4分5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信息时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