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使命 新起点

2011年06月14日 00: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励精图治 填补空白

  2002年,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时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永瑞,在学院第一期校舍建设项目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里,亲自指挥谋划,将学院定位成为河北省对外开放事业培养急需适用外语人才的基地。并要求:把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建成在国内知名的外国语大学,以填补河北省高校结构布局中没有外国语大学的空白。

  2011年,学院建设中的西柏坡新校区占地2660亩,规划为4个功能区,即:世界公园型教育教学区;万国风情小镇式实习实训区;以“西柏坡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培训区以及多功能体育运动区。目标是创造中国大学校园新模式。

  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大西柏坡”开工建设“教育一号工程”和2010年河北省重点急需开工建设项目。

  内强质量 改革创新

  不知多少个深夜,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行政办公楼里的灯光总是不知疲倦的亮着。在拥有了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基础设施之后,该如何走内涵发展和质量立校的路子,已经成为学院最迫切的问题。为破解这道难题,院领导和全体外译人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这句早已被全国同类院校广泛认可并熟知的“标志性”语言,就诞生在这栋楼里,创始人就是学院院长孙建中教授。这个理念的突破之处在于:学院完全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岗位”对职业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大学生角色”直接质变成“社会职业人角色”,让学生一入学就“为职业做准备”,一毕业就直接蜕变为“职业人”。

  目前,以“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为核心,学院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八大科研成果,《中国教育报》先后以“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让准职业人成为有道德的人”、“语言自然学习法”、“车间式实境课堂”、“使用式教学法”、“应用式学习法”和“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题”为题对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创造的这八大教改成果进行连续报道,部分文章被《中国青年报》转载,八大科研成果的相继出炉,引起了全国同类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与关注,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50余所同类院校先后来院参观学习,重庆文理学院院长刘安洪在学院参观后很有感触地说:“难怪国外的名牌大学都出在民办院校!”

  董事长、院长孙建中应邀赴全国各地作专题报告30余场,教育部职成教司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中专校长培训班,特邀孙院长为学习班300余名校长作了“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教改专题讲座。

  2008年,在河北省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院长孙建中作为民办高校的唯一代表,应邀向大会作了“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经验介绍。

  新华网“2009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盘点”,主标题就是石家庄外语翻译学院提出的“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2010年,学院被评为全国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高校之一。

  “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理念的提出,就像一把打开学院一系列教改探索和实践的金钥匙。要培养准职业人,教师必须是来自于学生未来就业行业里的专家型职业人,即“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管理专家和行业精英”。

  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又像一股源头活水带来了课堂模式、授课方式及教学计划等的一系列改革,学院自主创造出了文科院校“车间式实境课堂教学法”和4个月让零起点外语学习者能与人流利交流的“语言自然学习法”以及“使用式教学法”和“应用式学习法”。在这里,“车间式实境课堂教学法”还衍生出“知识体系传授,原理展示与模拟和工学结合实际操作”三个课堂。真正落实了温家宝总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教改要求。

  教学上的一系列改革要求评价方式和考核机制必须发生改变,因此学院创造出了“技能测试+章节论文答辩+案例处理+考察原始学习证据+文化知识考核”的评价考核机制。

  学院深知:如果说技能和知识储备足了,可以找一个好工作,那么良好的职业道德,则可以让人拥有一生的口粮。因此,学院教育每届毕业生要与用人单位同创业、共患难,成为有道德的准职业人。

  在德育教育中,学院让共青团组织走进公寓,把学生公寓建设成“育德学院”。学院把团支部建在楼层,把团小组建在宿舍,一栋楼成为一个团总支。外译师生笃信:一个人越在不为人知的空间和时间体现出来的道德水平,才是其真正的道德水平。

  学院制定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辅导员职称评定”体系,这一做法已被河北省教育厅推广到全省高校。还创造性地在学生中开展让85%以上的同学接受组织能力和干部能力锻炼的活动,推行副辅导员制度,选拔高年级的同学负责带领、指导低年级的同学,最终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相统一的目标。

  教改与创新让石家庄外语翻译学院在用人单位中赢得了大量回头客,也最终破解了毕业生就业难题。

  不负重托 桃李争妍

  建院初期,院长孙建中一直亲自为学生跑就业和向企业选聘专家型职业人,在这些身影的背后,蕴含着一位教育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饱含着太多的艰辛,很多次为等待与用人单位主要领导会面,他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几年来,经他亲自联系的企业单位就达300余家。在他的带动下,学院出现了教职工全员跑就业的局面。

  10年来,在学院累计培养的6344名毕业生中,平均就业率为96.6%,对口就业率达到58.3%,历届毕业生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49人;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114人;出国留学122人;自主创业44人,创收总金额达1600余万元;出国就业368人、就业国家达44个。

  目前,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参与我国援非项目的同学已达213人,他们在国家重大援非及私营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项目中担任翻译。目前学院毕业生遍布埃及、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刚果、几内亚、喀麦隆、尼日尔等36个非洲国家,工作行业涉及交通、建筑、石油、医疗等十余个类型。同学们的敬业精神、翻译技能以及流利的口语水平,赢得了各大援非企业和非洲各国人民的好评,学院毕业生为中国援非建设项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0年10月26日,古巴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全国局第二书记科尔沃一行来华访问,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杜佳昕同学作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唯一学生代表,全程用流利的西班牙语与科尔沃书记进行对话,给科尔沃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厄瓜多尔总统及其夫人下榻在石家庄某酒店。他们的生活翻译就是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董雪梅同学,赢得总统及夫人的赞赏。

  上海亚太地区戏剧博览会现场,一位美国来宾要现场即兴发言,需要同声翻译,当一些研究生翻译志愿者退却时,来自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的赵恒同学站出来,流利地为美国来宾作现场翻译,成为戏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0年12月2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国民议会党团主席科佩应邀到中国北京外交学院参加“与法国政要对话”活动,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宋怀双、杜佳昕作为全国高职院校仅有的两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宋怀双同学流利的法语给拉法兰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十余年来,外译学子还多次在省内外重大外事场合中集体“亮相”:在连续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各国演员的随行翻译全部来自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每届都超过130人;上海世博会期间,学院14个语种的130名同学活跃在世博会重要场馆,为中外来宾作导游接待,上海市教委一次从该院选调22名志愿者赴沪担任小语种志愿导游员;2008年的奥运会,近300名外译学子在河北和北京担任翻译工作,为河北省和全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脚踏实地为社会、为国家作着应有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在学院累计取得的几十块奖牌中,“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多语种翻译选拔基地”、西柏坡小语种翻译志愿者选拔基地,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河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奖牌,是河北省民办高校中的唯一。

  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这块奖牌,代表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对院长孙建中家庭四代从教的褒奖,他既是董事长、又是院长,既是投资人,又是管理者,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教育教学中,规规矩矩办学,把每一分钱都投入到民办教育事业中,他不断从办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办法。院长的稳定性,保证了创新成果得以持续保持和发展下去。这种办学模式,责任和职权对等,很好地保证了教育的纯粹性和运行的高效性。而在全省民办高校中,既是投资者又是办学者的仅其一人。

  新使命 新起点

  河北省在建设沿海经济发展强省和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的过程中,对起桥梁纽带作用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外语、外贸人才”需求猛增,已成为学院提高办学层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紧迫需要,河北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3年指导学院申办本科院校,同时还将石家庄外语翻译学院正式列入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十一五”期间本科高校设置规划,并在规划中将学院排在民办升本院校第一名。

  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来院视察后,即兴题词“民办教育,大有可为”。并指出,要把外语翻译学院作为河北省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单位,国家领导人或外国友人考察河北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安排到外译走走、看看。

  2010年10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莅临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视察指导。

  视察结束后,周铁农欣然命笔,为学院题词:“保持特色,继续创新,办成品牌,长足发展!”

  2010年12月15日,周铁农再次莅临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参加学院占地2660亩的西柏坡新校区开工奠基典礼,并委托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齐续春讲话。他说,抓好大西柏坡开发建设是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考察西柏坡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积极参与大西柏坡建设,成为在西柏坡落户的第一所高校,意义重大而又深远。他希望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要抓住大西柏坡建设发展的大好机遇,为河北和平山县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龙庄伟陪同参加开工奠基典礼并讲话,他说,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西柏坡新校区举行奠基仪式既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盛事,更是推进大西柏坡建设进程中的开局之作,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西柏坡新校区是落户大西柏坡的第一所高校,结束了西柏坡没有大学和解放后没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历史,对进一步改善老区人民的生活条件,加快老区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推进大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全面提升西柏坡及河北的知名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领导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两次莅临同一所高校,在全国民办教育界是不多见的,充分表明各级领导对学院办学业绩的认可和寄予的殷切期望。

  2011年3月,教育部批准学院筹建“河北外国语学院”(本科),筹建期一年。

  以专科为起点,我们竭尽全力为社会、为国家作着应有的贡献。

  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院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为祖国、为人民、为青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