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4日 07:56 来源:经济日报
在济南军区某集团军,藏族老兵边马杜基感恩爱党、爱军精武、救危扶困、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官兵中广为流传。这个生长在大凉山深处的放羊娃,怎样成长为铁心跟党走的优秀战士?建党90周年的喜庆日子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集团军某装甲团,听边马杜基和战友们讲述他的成长故事。
(一)
边马杜基的家乡,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镇俄亚乡卡瓦村纳窝组。自打他记事起,阿爸就告诉他,共产党让咱们翻身做了主人,解放军送粮送物帮咱家渡过了生活难关,共产党、解放军的恩情永远不能忘。边马杜基幼小的心灵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走出大山当兵去!
1997年,17岁的边马杜基走出大山,走进军营。身边一个个急难险重任务抢着上、满腔热情关心战友的共产党员,让边马杜基坚定了信念,“我也要做一个像他们那样的人。”
一天夜晚,他敲开时任指导员王英林的房门,双手递上一张画着钩、叉、圆圈符号的小纸条,边说边比划。王英林终于明白了,这些符号的意思就是“我要入党”。从交上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起,边马杜基以党员为榜样,急难险重任务冲在第一线,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受嘉奖,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如今,这份别样的入党申请书依然保存在连队里。
2000年7月,边马杜基再次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入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报恩,更好地跟党走!”
2001年8月21日,站在庄严肃穆的河南省桐柏县革命英雄纪念碑前,边马杜基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入了党。
(二)
入伍之初,边马杜基听不太懂汉语。连队党支部专门安排几名党员,手把手教他生活常识、军事技能、科学文化。两年间,他已经能写通顺的学习心得,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边马杜基新兵下连后的第一岗位,是坦克二炮手,任务是装填炮弹。这个在别人眼里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体力活,他练得格外认真。3个月后,他以每分钟装弹22发的成绩,打破了全营纪录。2000年初,他改任坦克射击手。在党支部的帮助下,边马杜基硬是把上、下两册教材背了下来,很快就成了优秀射手。
当兵就要当精兵,习武要做“武状元”。2006年9月,集团军组织特级技术能手考核。理论考核随即出题,实装操作一次机会。最终,边马杜基以全团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了特级射手和一级无线电通信手。
每年,连队评议士官党员,边马杜基都高居榜首。驻地国防光缆施工开挖土方,他挖得最多,进度最快;参加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他每次都担任营连党员突击队队长;汶川抗震救灾,他带领4名战士负责全团车辆行进调整,站在滑坡、险段的总是他。
从2003年开始,边马杜基每年探亲回家,除了给需要帮助的乡亲送衣送物,还给乡亲们讲授党的方针政策,送去刊有科技致富信息的剪报和书刊。
2009年,他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大专文凭。
(三)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发的一条新闻,让广大群众知道了边马杜基休假期间勇斗抢劫歹徒、光荣负伤的英雄事迹。同乡战友马坤告诉记者,边马杜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故事还有很多。
当兵第五年时,月工资仅有600多元的边马杜基,用积攒下来的2500元钱,给大山里的乡亲们买了两台12马力磨面机。从此,小山村结束了人力磨面的历史。
他还拿出10000元,为同村摔伤腰部的朗江多杰交付了急需的手术费。
2009年,时任连长王宇坚的父亲得了重病,急需手术费,王连长心急如焚,却始终不愿接受连队官兵的捐款。得知情况后,他带着500元来到王连长宿舍,做通了工作。最后,王连长带着全连捐赠的6000多元赶到医院。
其实,战友们都知道,边马杜基的家境还很困难,全家7口人,拿工资的仅他一人,父母常年患病,妻子没有工作,小孩嗷嗷待哺,还有几位亲戚需要他照顾。他至今还欠着银行10万多元的房贷。
大学生干部、排长邵建英告诉记者,作为四级军士长,边马杜基的年龄比很多连排干部还大。他凭借在官兵中的声望,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几乎每位新任职的干部,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听着战友们的夸奖,边马杜基真挚地说,“我做不了什么大事,总能做几件好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