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否极泰来 见底信号频现

2011年06月15日 03:49 来源:现代快报

  自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这波高估值“绞杀战”中,不少投资者经历了市值大幅缩水的煎熬。也许预测市场何时见底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但一些底部信号已开始集中出现。

  中登公司统计显示,5月30日至6月3日这一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仅为1028万户,创出去年7月中旬以来该数据的新低。这也意味着,A股投资者的交易意愿已降至近11个月来的低点。

  历史上,1100万户这一数字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统计显示,去年以来,A股持仓账户数三次跌破1100万户的水平,前两次分别出现在去年6月底7月初和今年1月底。不难发现,这与上证综指两次触底反弹的时间点完全一致。

  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在其他方面亦有反映。比如,5月份A股整体换手率水平仅为0.62%,创下2003年9月以来的新低。而新股破发更是“空前”严重:5月份上市的26只新股中,有12只破发,4、5两个月IPO首日涨幅平均仅为1.6%和6.4%,是A股历史上新股表现最差的月份。

  事实上,不仅是普通投资者信心低迷,机构投资者也十分悲观。据广发证券研究所在6月初的统计,分析师未来一个月相对乐观的行业仅有两个。基金仓位数据也显示,5月最后一周,383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大降3.04个百分点至72.01%,这一水平已经接近去年6月底7月初的历史较低位置。

  反弹也许不会很快出现,但“否极”终会“泰来”。从私募频遇清盘危机、增发股大面积“破发”、产业资本开始增持等其他现象不难看出,潜在的“见底”信号频现。这说明,至少在当前这个点位,已不必过于悲观了。快报记者 潘圣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