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5日 07:53 来源:经济日报
前不久举办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与会人士就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关专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都与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密不可分,推进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构建一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
信用评级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资产价格与金融市场稳定,也决定着企业融资成本,影响着其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国际社会,不仅是金融产品和有关机构,甚至主权国家都被纳入了信用评级的范围。事实证明,信用评级已成为控制资本市场走向的制高点,与一个国家的金融话语权息息相关。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迅速,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法人机构发展到了100余家。但从整体看,信用评级机构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评级内容相对单一。例如,从目前需评级的债券品种发行情况来看,仍以金融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为主,公司债、可转债、分离交易可转债,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还较小。另一方面,大多数评级机构的业务模式基本相同,不仅同质化竞争明显,而且业务范围局限于国内市场,因此在国际评级市场上难以听到中国评级机构的声音。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无法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得到正确的估值,导致一些企业的海外融资成本明显增大。
近两年来,部分西方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遭到了质疑。为此,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并加快建设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可以说,促进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多元化发展,构建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去年7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外发布了《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这份报告让国际社会听到了来自中国评级机构的声音,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认为,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这不仅是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际社会的一致愿望。大公国际发布这份10万字的主权信用评级报告,顺应了国际市场的需求,赢得业内外的广泛认同。
近一年来,大公国际还陆续发布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报告,在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发出了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大公国际争取国际信用评级话语权的积极努力,赢得了多方面的支持。
现代金融,无信不立。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构建起一个独立、公正、公信力强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抓住时机,抓紧评级技术研究和开发,抓紧评级队伍建设,抓紧评级市场培育,在逐步增强自身公信力的同时,努力赢得海内外资本市场的认同。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