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5日 10: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管理通胀预期,稳定物价依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再创历史新高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8%。
存款准备金率如此迅速上调,显示出央行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已经大大提高,也显示出目前维持政策稳健的趋势没有放松,抗通胀的首要任务依然没有放松。从市场情况来看,政策紧缩的实施对稳定市场的通胀预期有了一定效果,但是在国际流动性泛滥的局面下,以及国内市场资金充裕的作用下,管理通胀稳定物价的压力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在抗通胀稳物价的形势下,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利率就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而在持续负利率的背景下,动用利率工具也日益迫切。
从物价的形势来看,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涨幅比4月份升0.1个百分点,CPI创下34个月以来的新高。此前通过各种措施使得农产品的供应得到缓解,使得食品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由于此前南方地区的由旱迅速转入到目前的洪涝,使得局面再次逆转,而且禽蛋以及猪肉价格的周期性上涨,因此可以看到,未来的通胀压力还会持续升高,抗通胀的形势难言乐观。
从市场流动性而言,央行的货币投放继续维持一个稳定的增速。6月13日,央行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516亿元,同比少增1005亿元,更是较4月份7396亿元的新增规模出现了环比大幅回落。
另外,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0.77万亿元,同比增长17.1%,5月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较上月继续下降。
一方面央行对银行的信贷持续进行收拢,另一方面,央行针对市场资金的临时性短缺,通过公开市场在持续地向市场投放资金。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亿元一年期央票。10亿元的发行量是该品种的历史发行地量,也是今年3月份以来的新低。可以看到,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回笼力度有所减弱,已经连续4周净投放资金。更长远点看,截至上周五,央行在四周时间里净投放规模则达到2940亿元,之前持续紧张的市场资金面也初步显现松动迹象。
因此,从整个资金的基本情况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一方面对冲了部分市场的流动性,缓解了流动性带来的物价追高因素。而当前最大的对冲因素主要还是来源于外汇占款的问题。2010年初至2011年4月,中国新增外汇占款近4.7万亿元人民币。按今年4月末75.6万亿人民币存款余额计算,中国累计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冻结了约4.2万亿资金。而央行副行长易纲5月曾透露,发行央票仅对冲了80%的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可见,准备金率上调的实际作用并未导致货币紧缩。
同时,国内投资需求拉动和能源、资源、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多种因素使得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大。而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目前并没有出现回调的局面,我国的输入型压力依然不小。与此同时,美联储在美国经济取得较理想的状态之前,不太可能收缩其宽松的政策,日本央行则由于经济复苏不力宽松政策短期内也难以退出。欧洲目前受制于债务危机的影响,缺乏政策退出的动力。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情况来看,通胀的风险已经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胀风险呈上行趋势,燃料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而且已经开始传导到核心通胀,韩国此前则意外加息。
可见,目前国内的政策而言,抗通胀为首要任务的背景下,国际环境的压力,都使得目前的持续稳建政策有必要,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只是一个工具。而解决长期持续负利率问题,对于缓解通胀损失也同样重要。(《国际金融报》 周子勋)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