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龙泉市:引绿靓城见成效

2011年06月17日 08:53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浙江省龙泉市根据森林既是环境、又是景观、更是产业的思路,全力促进城市森林建设,全面推动龙泉市生态经济发展。

  龙泉市采用亲近自然的方法建设城市森林,凸显生态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森林建设原则,强调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开展生态林、景观林共建,实现引绿靓城。

  龙泉市全面推进公共绿地建设,创新绿化理念,突出乡土树种,发展珍贵树种,重视生物多样性,力争把龙泉建成浙江省的生物博物馆。

  龙泉市注重城乡结合,统筹发展,大力开展以“三沿”绿化美化和乡、村绿化示范村为重点的生态圈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和水环境整治,合力建设安仁至兰巨百里绿色长廊,确保3年初步建成,10年大见成效,打造一个“绿山绿树成林、绿色产业成景、绿色长廊成名”的和谐生态家园。与此同时,他们高度重视生态沟、示范村建设,加强生态沟保护,构筑好城市生态屏障。

  根据龙泉市城市森林规划总体要求,城区建10个主题公园、2个广场公园及2个滨水公园,按照崇尚自然风格,着力发展多层次植物群落的要求,建设以城市片林为特点的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

  2010年投资1.5亿元新建成的龙泉市人民公园,遵循近自然理念,种植了高大的红豆树、红豆杉、银杏、香樟等珍贵乡土乔木树种,通过乔、灌、草等植物配置,形成了一片片错落有致的城市中小森林。公园四周不设围墙,让百姓在亲近城市森林的过程中感受生态文化,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留槎洲水上公园是一处建在瓯江中的休闲公园,公园内绿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现已开发成为集水上运动、休闲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娱乐场所,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2009年建成的欧冶子公园、红豆公园,2010年新建成的银杏公园等均已成为市民娱乐和休闲的理想场所。14个公园犹如14处错落有致、自然生态的城市小森林镶嵌在城区中,让这个千年古城更加生机盎然。

  龙泉市紧密结合生态产业培育、建设城市森林。坚持将建设城市森林与推动林业经济和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以广泛开展建设城市森林活动为契机,着力培育生态产业。

  依托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和瓯江、龙渊森林公园、闽江及钱塘江三江发源地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形成以凤阳山为龙头,瓯江为纽带,披云山、岩樟溪、大窑古址和城区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网络。

  龙泉市实施“以林富农”战略举措,率先推动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并推行山林托管模式、“企业+利用+保护”良性循环发展,把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增强了林农保护森林的自觉性和绿化造林的积极性,加强了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加快了荒山的绿化进程。

  龙泉市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推进竹木产业、茶产业、森林畜牧业、食用菌产业等森林产业发展。全市已新建竹林道860公里,建设省级竹子现代示范园区15万亩,全市林农人均毛竹林收入达到124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城市绿卡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全市面积3059平方公里,人口28.4万,辖三个街道八镇八乡11个社区444个村。

  龙泉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之一,素有“浙南林海”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45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98.5万亩,森林覆盖率84.2%,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试验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图片由当地林业局提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