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城市森林建设需做超前准备

2011年06月19日 11: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大连6月19日讯(记者曹伟)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市长、专家专题演讲今日在大连举行。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城市森林在城乡绿化十大战略中的作用”的演讲。他在发言中从我国城乡绿化面临的前沿课题出发,面向国土、城乡、城市三大区域,从广义城乡绿化的角度创新提出了我国城乡绿化的十大发展战略,深刻阐述了城市森林建设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和转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的正确性。他说:“我们要有一个超前的准备,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水、风土千年。我们城市森林建设在城乡绿化当中是最具有长远性的” 。

  

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城市森林建设需做超前准备

  同济大学教授刘滨谊。中国经济网记者姚宇摄。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城市森林论坛。我今天发言题目是有一个大的背景,中国城乡绿化从我们建设界看出去,国家发展到今天已经上升到一个更加高的高度了。在这个当中,城市森林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我想几天来,或者说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推进这个问题。为了这次论坛,我也做了一些功课,尤其昨天听了领导的讲话,今天也听了前面专家的报告,更加增强了我这方面的认识和信心。十大战略是从城乡绿化引出来的,是在过去差不多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实践当中我加以总结提出的。时间关系,我在其中挑一些重点给大家汇报一下。

  “三位一体、绿化为主”的战略,是发展到今天逐渐明晰起来的,三位一体主要从我们人居建设角度来谈,建筑、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过去是以建筑城市发展为主,发展到今天风景、园林、景观的作用应该是引领了,在人居环境这个理论当中,大家可以看这三个层面,是一个基本的结构,我们通常把这样一个人居环境里分解成三个层次,一个是建设,一个是活动,一个是聚居背景,聚居背景很主要的就是靠我们的城市绿化,靠我们的城市森林。

  大家这几天看到了可喜的情景,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可以提出来,绿化森林第一,建筑第二,要从建筑,城市建设为主转向绿化环境生态建设为主。如果进一步去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提,应该坚持环境第一,经济第二的观念,我们已经逐渐在向着这个时代走了,如果三十年之前我们很穷,经过改革开放,我们经济发展了。所以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从我们规划专业角度看确实是空前绝后、千载一遇,就这么一次了,这种地方已经建起来了,我只能再去添绿、造绿。我们看一下上海市中心区,我们做绿化系统规划的时候,我们很难加进去,寸土寸金,为什么加不进去?一两百年前没有绿地系统规划,没有留下来,为了今后二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我们今天要赶紧把这些绿地事先预留出来。刚才彭先生提到很多城市带、城市圈出现了,而在那个当中我们需要超越城市的绿化规划,这里森林城市、城市森林这个概念起了很大作用。再看看别人做的,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百年前已经有意识去做规划了。

  第二,主要从技术性角度来谈,如何在有限空间、有限资金、有限时间内去最大化的进行城乡绿化。在这个当中,已经被国际公认,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这次森林城市当中也做了不少这样的工作,尤其扬州我看到报纸上写的,“4600公里长的绿色公道”,这是很可喜的。美国21世纪100年要造22万公里国家级的绿道,我们扬州已经做了4000多公里。我们也在做,这个绿道不仅仅是停留在国家级的层面,而是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个城市具体的区域。而这些地方这样的建设确实有很多的机遇等待着我们去做。房子造好了,房子做的不错,可是环境一塌糊涂。

  第三,我曾经在04年的时候,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觉得我们的和谐系统,我们应该谈城乡一体,互相支持。这个部分也是我们城市森林也好,城乡绿化也好,是最具潜力的地方。

  另外关于水的问题,如果跳出今天这个会议,国家环保局肯定都谈水,尤其长江三角洲一带、南方一带是水质性缺水,其实水质很重要的是要靠城市森林的。在我们的项目当中,项目区域挺漂亮的,但是这是人造的。这里最令我满意的就是项目区域里面的湖水,湖面做好之后中心区一类水质,湖心区是二类,长江三角洲一带都是四到五类。

  在城市区域当中的园林绿化建设,过去很多年我们城市绿化建设偏于人工化、园林化,而远离自然。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应该是走向自然,减少人造的亭台楼阁,这样一个公园是很漂亮的,主角就是森林,所以这当中就要提倡自然为主,减少人工,城市森林一定要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广场和绿地之间,在自然和人工之间,人们肯定更热爱绿地,我们要强调城市走向公元化、自然化,以自然为主的更高境界。旅游游憩、扩展功能。当时主要打动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关系是需要我们提供这样优美、健康、洁净的环境。

  长远计划。这里主要想说的就是我们要有一个超前的准备,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水、风土千年。我们城市森林建设在城乡绿化当中是最具有长远性的,我们今天能看到这样一个环境300年前就开始做了,150年前做的,哪怕我们身边也做很多规划设计的项目,中国现在建设节奏非常快,但是总风景园林角度看出去的话,我们需要时间,这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十年还将继续持续的项目。我们正在山西甘肃环县做一个项目,我们目前取了1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考虑到2500年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那时候上海人民万一没有什么地方去的话,至少有一部分人可以到这儿来,所以我们命名为上海绿洲。

  其实我今天讲的这些东西要落实到我们的技术性、战略性来讲就是这么几点。城乡绿化的三大空间时空范围,这个也不说了。主要是要有一个长远的概念,分步实施,时间上有三步,空间上从国土、区域到城市乡村,到社区邻里。最后,我还是想强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在这里已经为打造城市森林举全国之力,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做,我觉得技术不是最重要的,钱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观念,还是你对它的认识问题。这时候我就想到了,我们学科的国际主席,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早在1986年我当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就很有体会,别看今天全球气候变化,战争、瘟疫等等,但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保持那种价值观念,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深入的深刻认识到生态绿化、城市森林的作用。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淼)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