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迎晖:不要给汇改太多使命

2011年06月20日 00: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昨天(19日)是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周年的结点日。这几天,纸媒和网站上关于这项改革的反思和总结琳琅满目。笔者认为,有些总结有点走偏了,其中,把汇改和通胀的关系描述得太过亲密,结果是给汇改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改革增加了太多的压力,不仅使汇改本身无法承受,客观上也会扰乱外汇市场预期,进而增加改革的难度。

  去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就是所谓的重启汇改,就是把因为金融危机而中断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新捡起来。这一年时间里,人民币币值一路向上,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上涨了5%多一点,远超过当时市场预测的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的报价是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716,再创汇改重启以来新高。总体来说,一年来的汇改还算顺利,人民币正以渐进的方式向合理币值移动。

  但汇改一年间,特别是今年这半年,正赶上国内通胀高企,保增长和治通胀形成两难,宏观调控举步维艰。在各种办法一起上的情况下,用人民币升值来治理通胀的说法便应运而生,而且甚嚣尘上。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对国内通胀的抑制作用,到目前为止并无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者说虽然没有起到坏的作用,也没起到预期的好的作用。应当承认,我国距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距离,宏观政策的传导过程还不那么畅通,虽然从道理上说升值有利于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但因我国对于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刚性和进口大户国有企业的财务软约束,人民币升值形成的价格优势并没有被国内企业有效地吸收。同时由于渐进升值,反而刺激了热钱流入,增大通胀的压力。从一年来人民币走势图和国内通胀走势图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两者是你上升你的,我上升我的,其因果关系并没有很多专家说的那么亲密。

  且不说汇率并不是货币政策工具,也不提人民币汇率本就不是市场机制形成的,即使暂且将人民币升值正式作为抑制通胀的工具,那么就会给国际国内投资者一个清晰的信号:人民币在通胀式微之前注定要大幅升值。这样一来,强化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使人民币双边波动更加困难,等于给国际投机机构一个定心丸:想办法进来吧,保你只赚不赔。无疑,这会扰乱人民币汇率市场,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制造困难。

  按照央行的说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为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应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我国战略层次的大事,关系到我国经济的转型,而让它参与的却是抑制通胀这样的战术性问题。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让目前不理想的经济现状尽量不要干扰到人民币的汇改,不能有“病急乱投医”的投机心理。如果将人民币汇改绑在治理通胀的战车上,最后通胀没治理好,还有可能打乱汇改的步伐。想“甘蔗两头甜”,那是有一定困难的。

  实际上,我们应该做的是接下来的汇改进程不给宏观调控添乱。比如,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等措施,应当注意到不对目前的通胀起到顺周期的作用即可。这就关系到另一个问题,即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次序安排。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