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陈先发 姜刚 徐海涛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以来,加快了各地土地流转的进程,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均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记者近期在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等粮食主产区采访了解到,受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费用高企和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后的“非粮化”倾向凸显。
超百亩“非粮作物”
“种植甜叶菊经济效益好,每年种一季,亩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是小麦和玉米收成的10倍多。”固镇县富民甜叶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玉杰说,合作社得到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规模也从2008年成立时的540亩,扩大至今年的2500亩。
王玉杰所在的蚌埠市固镇县是国家商品粮大县,近年来该县土地流转进程较快,除了农民个人之间以口头约定转包或出租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也开始大规模租用农民土地。然而,大户在流转土地后,普遍将本来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转变为种植经济作物、油料作物或搞起畜牧水产养殖等,土地“非粮化”趋势凸显。
来自固镇县农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县流转土地达35588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29%。其中,流转入合作社及其他主体的面积有5108亩。“全县9家流转土地在100亩以上的合作社或大户,种植的基本上都是非粮作物,涉及甜叶菊、红芋头、蔬菜、花生等。”固镇县农委农村经济管理局副局长许传文如是说。
多重因素激发“非粮化”
农业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原副会长程必定认为,近年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措施,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攀升,侵蚀了农户的种粮收益。种粮比较效益低下,无疑是推动大户“非粮化”种植的关键因素。
固镇县金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计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后,如果仅种植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小麦每亩能收900斤,玉米1100斤,按单价1元/斤算,总体收入约2000元。除去种子、肥料、劳动力等900元成本后,收入剩1100元。再除去800元土地流转费,每亩地净利润仅300元。若是遇到自然灾害,那肯定亏本了。
然而,相对于粮食作物来说,种植非粮作物的收益明显较好。记者通过与多位种植大户交流后得知,以1亩地为标准计算,甜叶菊纯收益超过4000元,黑花生收益约4500元,蔬菜收益在5700元以上,都远高于粮食作物的种植收益。
粮食补贴滞后
粮食补贴政策的滞后和不完善,挫伤了大户的种粮积极性。淮北口子谷物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克举说,目前每亩粮食补贴82元,直接打到农民的卡上,合作社享受不到,这就造成了土地原承包者受益、流转承包者不受益,甚至出现改种其他作物仍领取粮食补贴的不合理现象。
与此同时,土地流转费用的高企,也成为大户“非粮化”种植的一大推手。濉溪县五铺农场职工王月岭告诉记者,2年前,每亩土地流转费用不到500元,而目前已经涨到800元,预计很快将达到1000元,有的地方还要额外给流转农户办理社会保险。“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如果不对种粮大户进行相应的补贴,种植粮食作物将无利可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