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1: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魏玉卿
今年,第一只延长募集的股票型基金,是银行系基金;历史上募集规模从来没有低于10亿份的中银基金,创造了一只类袖珍型基金;势头无比强劲的建行嫡系部队——建信基金,近期首发规模仅7亿份。
银行系基金公司这是怎么了?背靠银行这个“富爸爸”,作用不大了吗?
上周三 (6月15日),银行系基金——招商深证电子信息传媒产业(TMT)50ETF及其连接基金 (以下简称招商TMT50ETF)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
紧接着第二天,中银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型基金公布了募集结果,共募得4.86亿份,人均认购9.96万份。
上周五(6月17日),建信信用增强债券型基金也公布了募集结果,最终募集了7.61亿份,人均认购8.55万份。
一周之内,三家均背靠强势银行股东的基金公司,接连发布了让市场有些吃惊的公告。要么是延长募集期;要么就是创造出了 “袖珍型”基金。在被众多基金人士谈及的“基金销售渠道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大环境下,难道连银行系基金也“哑火”了?
银行系基金销售下滑
招商TMT50ETF是招商今年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型基金,同时成为了今年以来第一只公告延长募集期的股票型基金,这意味着销售情况不甚理想。
建信信用增强债券型基金是建信今年发行的第二只基金,但这并不是建信旗下基金募集规模最少的一只,在2008年10月份发行的一款建信核心精选,最终募集了5.10亿份,2010年4月份发行的上证社会责任指数型基金最终募集了4.20亿份,同年8月份发行的一只QDII募集了6.82亿份。
不过,这些基金募集惨淡的同时都伴随着股市的暴跌。建信的其余13只基金首募规模均超过了20亿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在2007年2月份发行的一只混合型基金建信优化配置,当时募集规模为96.59亿份。
截至目前,包含正在发行的一只QDII,建信旗下共有17只基金,包含这只债券型基金在内,共有四只产品首募规模是在10亿份以下。建信年内发行的第一只基金是在今年4月发行的双利策略分级,最终募集份额为29.75亿份,户均认购6.52万份。
市场环境是造成建信基金发行“哑火”的原因之一。但中银基金则不然,在中银旗下十四只基金中(包含正在募集的中银转债),这只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型基金的募集份额是最少的,其余的基金,募集份额均超过了10亿份以上。
特别是进入今年,中银发行的产品募集规模一只不如一只,1月初发行的一只QDII最终募集了10.60亿份,创出了中银成立以来募集规模最低的纪录,随着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型基金的募集结束,则刷新了这一募集纪录。这与即便是在2008年的大跌环境下,中银旗下单只基金的募集规模仍能超过20亿份以上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农银汇理也同样如此,其依靠农行强大的渠道支持优势似乎正出现了些微妙变化。今年3月份,农银汇理发行了一只指数型基金,在指数型基金难销、市场交易也不活跃的背景下,最终募集了32.98亿份。这虽是今年以来农银汇理首募规模最大的一只指数型基金,但相比农银汇理过去发行的7只基金的首募规模,这只是最少的。
在农银汇理过去发行的这7只基金中,除2010年8月份发行的大盘蓝筹基金募集了39.17亿份以外,其余6只首募规模均超过了50亿份,其中中小盘基金首募规模最大,为97.26亿份。即便是在2008年,其首发的基金产品募集规模达到了68.43亿份。公司方也表示,发行难度确有加大。
银行:理财产品挤压 基金难卖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达5429款,同比增加3061款,增幅达129%。新发理财产品的募资规模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
从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主要投资的标的是债券票据、贷款、外汇以及股市打新,暂不能涉及证券二级市场交易、期货等。
同期,依托银行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公募基金募集总规模约1500亿份,平均单只基金募资规模不及18亿份,这一数字低于去年20亿份,和前年的32亿份,甚至略低于2008年的平均募集规模。
“近期基金根本卖不动,基本上没有投资者买基金,即便是低风险类基金也不好卖。”建设银行北京某支行理财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样说道。而通胀高企、股市疲软是投资者购买基金热情骤降的主因。
“私募产品比公募产品好一点,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产品最好卖,尽管收益大多不见得能跑赢CPI,但投资者更倾向于银行的理财产品。”上述经理继续表示。
一个值得提及的背景是,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共上调了六次,总计累计冻结银行约2万亿资金。毫无疑问,银行理财产品的壮大使得基金销售渠道更加拥挤,基金公司发出“销售渠道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感叹也就不难理解了。
公司连线
建信基金:和产品设计有关
记者就银行系基金募集困难问题联系了中银基金。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到:“这只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型基金脱离了银行渠道发行,只通过券商渠道发行。募集规模能达到几个亿,已算不错了。”
资料显示,上证国有企业100指数型基金是今年以来发行的首只无联接基金的纯ETF产品,同时也是中银旗下首只脱离银行渠道发行的基金。
建信基金则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只信用增强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标的较窄,本身产品的设计(规模)就不大,募集7个亿的规模并不少。”
尽管如此,仅从募集规模上看,背靠这样强势银行股东的基金公司,若单只基金的募集规模少于10亿份,似乎还是难让人相信。
记者手记
基金公司腹背受敌
虽然基金公司给出了解释,但从募集数据来看,银行系基金出现的问题,和目前基金销售的大环境不无关系。
德圣基金江赛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现阶段市场环境下,具有一定风险的基金产品,投资者的认可度降低了。另外,银行系基金公司主要依赖股东渠道,除股东支持外,公司营销方面和其他非银行系基金公司相比,整体偏弱。”
在记者采访中,某银行理财经理的一席话给记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他说:“在投资者眼中,银行的形象比基金公司形象强多了。”
“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是,老百姓的期望值在下降,从基金业绩来看,这个行业里现在还难有一批业绩能持续保持稳定的基金,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业绩做得不错,但难以维持。”他说到,“大基金公司倒是求稳,但为了能持续不断地从客户身上提管理费,而业绩做到1元以上会引起大量赎回,所以基金净值最好能保持在0.9元上下,这样投资者没有回本也不愿意赎回,而业绩也不至于垫底。”
从记者的了解来看,尽管银行系基金公司的渠道优势仍非其他基金公司能比,但随着老百姓的认可度发生变化,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基金公司腹背受敌,无论是谁都难免会走入销售困境。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