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文化差异控制权争夺 合资券商必须跨越这道鸿沟_

2011年06月21日 07: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合资券商遍地开花的同时,矛盾与问题也正在显现。

  5月末,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中国与国联证券组建了一家合资证券公司,在此之前,欧美多家银行组建了类似的合资券商,但这是英国银行业首次在华组建这样的公司。随后,6月2日,花旗集团与东方证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券商,名为东方花旗证券,目前正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搭乘这班合资券商成立快车的还有摩根士丹利,它挥别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后,与它在中国的第二个伙伴华鑫证券,合资成立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公司。

  就在合资券商为庆祝成立而大排筵宴之际,成立两年的中德证券却面临“蜜月期”结束、高层分手的窘况,而摩根士丹利淡出中金公司的管理,同样实属无奈。合资券商的“联姻”看上去很美,然而,“婚后”的生活却面临着文化差异、社会环境、工作习惯等巨大差异,内部磨合以及控制权的争夺也始终无法回避。

  共赢预期孕育合资券商

  外资投行希望分享中国市场的高收益,而中资券商则期望合资后彻底翻身,共赢的预期撮合它们走到一起。

  花旗几年来一直谋求进入中国投行市场。自2006年开始,花旗就与湘财证券、中原证券等洽谈合作,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最终联姻东方证券如愿以偿。而在这场合作中,外资也似乎表现更为积极。另一边,东方证券的投行业务一直不甚理想,借合资机会可开拓新的局面,谋求提高投行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东方证券加紧备战上市,今年年底有望重启IPO。花旗银行表示,双方未来还将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包括探讨投资银行业务以外的研究与培训领域的合作机会。

  大摩与华鑫合作的初衷亦是如此。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华鑫证券在2008年的行业排名在50名之外,2008年大摩帮助华鑫证券建立业务团队,2009年跃居该项业务排名前30名,2010年再上台阶,承销金额突破80亿元,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第一个IPO保荐项目。对于华鑫,合作的成果非常明显。

  牵手华鑫证券,使得大摩在中国实现了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多元化战略目标。此前,大摩和华鑫证券已有过一次合作,双方通过受让股权,成为原巨田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股东,后者现已更名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公司。

  文化差异、控制权争夺

  导致分歧加大

  合资券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中外双方文化、社会环境、工作习惯的差异,而对控制权的争夺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合资券商经常面临的两个困境,无外乎是管理层对控制权的争夺和外资投行有保留的投入。

  大摩与中金共同走过15年,然而,多年的磨合,大摩仍难遂心愿,最终选择了淡出中金公司的管理,与能够取得控制权的华鑫证券联手。2003年11月长江证券与巴黎银行成立的长江巴黎百富勤,也在2007年初,因对“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观点”而最终导致分道扬镳。

  细数多家合资券商,不难发现,外资投行选择的合作伙伴基本上都是实力有限的券商,这对于外资投行来说,利于他们在后续的发展中掌握主动权,而强强联合的发展模式,难免再现大摩与中金的道路。

  身处窘况的中德证券是由山西证券和德意志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的,是外资参股国内券商被叫停重新开闸后,第二家获批的合资券商。在开业之初,原德意志银行(中国)公司董事长张红力就曾信心满满地说:“完全不用担心合资券商面临的争端,虽然我们是小股东,但是山西证券对我们很认可,中德证券管理方面主要由我们负责,德银的投行业务也会从人力以及资源上给予中德证券百分之百的支持。”

  曾经的信心满满无法填补后来的裂痕。根据公开资料,德意志银行一方占据了公司管理层重要的位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2009年6月IPO重启到2010年底,中德证券揽入IPO保荐承销收入3.06亿元,在合资券商中仅次于中金公司,当之无愧地成为去年的一匹“黑马”。进入2011年,中德证券的发展势头放缓了许多。被股东双方高层委以重任的投行部总经理费翔,此时悄然离职,高层分手的命运降临在中德证券。

  业绩的不理想也是导致双方产生摩擦的重要因素。通常,中资股东把母公司的投行业务全部注入新公司,希望很快能见到效应;而对于外方股东来说,合资券商更多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跳板、一个平台,盈利是次要的。

  海际大和证券公司在2010年前,除股改项目外,在新股发行、增发、配股等主要证券承销业务中无一斩获。公司建立后四年,基本一年换一任老总。首任老总曾与外方高管因意见不和发生争执,甚至发展到肢体接触的地步,最终,双方不得不撤回各自的代表。

  合资券商不仅要解决内在矛盾,还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投行市场。目前来看,苏格兰皇家银行和国联证券已做好了准备。

  “公司的定位是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扎根本土业务的一流投行,初期受到资源限制,主要延续原来项目上的特长,倾向成长型中小企业。”国联证券董事长雷建辉表示,“华英将依托国联证券在江苏和无锡的优势,继续发展两个地方的优势资源,同时定位全国成长型企业,立足这两个点辐射全国。”“此外,最重要的是RBS提供的一些行业优势、业务模式和遍及海外的客户资源。” 雷建辉补充道。

  RBS大中华区主席蓝玉权介绍说,RBS非常看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这些领域能提供有高收益的债券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非常有优势,RBS目前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账簿管理人排名位居第二。RBS在欧洲还拥有众多的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未来这些企业有融资产业并购的需要,都会放在华英证券业务体系里。

  不过,每一家合资券商成立之初,都是信心百倍,运营之后的摩擦又都互不相让,华英证券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