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1日 08:28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张 毅 通讯员 牛长玲
在群峦巍峨的大巴山深处,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连续32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成功开行动车组列车。创造这一业绩的,就是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党总支。
巴山工务车间管内82%是桥梁隧道,集中了襄渝线最长的隧道、最高的钢梁桥、最小的曲线半径、最大的坡度、最高的海拔和最艰苦的环境,被人们称为 “空中铁道”、“地下长廊”。在地质环境和线路设备极为复杂的条件下,党总支带领巴山工务车间职工,以钢铁般的顽强意志和敬业奉献精神,使设备质量合格率和优良率均达到了100%。
过去,线路“先天不足”,设备隐患重重。党总支一班人和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着手电筒,扛着8斤半的捣固镐,背着数十斤重的夹板,一镐一镐砸实石砟,硬将线路时速从15公里提到90公里,把一条“担心线”养护成了安全优质线。
如今,设备更新换代了,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依旧。铁道部作出在襄渝线开行动车组的部署后,该党总支连续奋战两个月,在山体上挂起密密匝匝的防护网,累计完成攻关课题15项,其中10项被推广使用,产生经济效益320万元。
一镐镐砸,一尺尺量,一米米精调,一项项攻坚。靠这种韧劲,巴山线路在铁道部襄渝线动车检测中成绩位居前列,创造了山区非提速线路检测奇迹。截至今年6月13日,车间实现安全生产11580天。
巴山工务车间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的接力棒一直在传递。怀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使命感,一批批巴山工务车间职工充分发挥联系当地群众、服务地方经济的桥梁作用。
巴山工务车间党总支连续举办了30届巴山站区路地群众运动会,使这个最初仅有职工参加的比赛,成为了一座路地联手共建、传播精神文明的桥梁。
对巴山乡中心小学学生徐向群而言,巴山职工如同亲人。因家境贫寒,她和另一个孩子无力缴纳学费,一度面临失学。巴山工务车间党总支从党员捐款、特殊党费中拿出专款,资助她们学业。
这些举措产生了积极影响。多年来,铁路沿线群众成了安全畅通的“义务防护员”。每年的防洪防汛阶段,巴山老乡都积极参与义务抢险,和铁路职工共同维护铁路安全。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