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专业市场转型企业生产

2011年06月22日 20:2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浙江东阳:“放水养鱼”壮大缝配产业

  本报记者 单一良

  通讯员 刘小红报道

  今年第一二季度,虎鹿工业总产值达4.06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缝配行业总产值为1.8亿元,同比增长22.37%。“虎鹿是生态型乡镇,企业活力一直不强。由于今年来缝配企业的增加,缝配产业链的拉长,虎鹿的工业经济又有了新的起色。” 日前,虎鹿镇党委书记李敢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虎鹿镇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缝配产业的扶持力度。

  做市场更要做产业

  东阳虎鹿以“缝配之乡”著称,是全球缝配产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信息中心,经营家用、工业缝纫零配件及服装生产中所需的所有工具及附件机械产品。“市场要做大,产业更要紧跟而上。”李敢峰说,虎鹿的缝配业主要以市场销售为主,有市场而无自身产业支撑,必将大大制约缝配行业的发展。因此,政府部门“放水养鱼”重点培育缝配行业的中小企业,在没有土地指标的情况下,他们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旧厂房腾出场地来发展缝配生产企业,于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的中小型缝配加工企业。

  截至目前,虎鹿镇的缝配加工企业达到了71家,其中,今年新办企业就有19家。缝配市场正逐步转身成为缝配产业,让“为他人卖产品”变成自主生产销售产品。

  虎鹿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黄跃龙介绍,他们鼓励各私营企业主新办缝配企业,对新办的缝配企业,政府部门提供上门服务,全程代办证照等审批手续,而对于税收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型缝配企业,政府就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今年4月底,东阳市虎鹿镇蔡宅村、新周村有3幅工业地块挂牌出让,其中就有两幅、总占地面积19亩的地块要求竞拍企业是缝配行业。这也大大增强了企业主的信心。

  据了解,为做强做大缝配产业,东阳市委、市政府还依托传统优势建设缝配产业功能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出台优惠政策、建立标准厂房等,吸引外地缝纫配件企业落户东阳,同时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东阳市目前已有各类缝纫配件生产企业100多家,并涌现出了一批规模龙头企业。像浙江华洋缝纫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梭心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内同类企业中的龙头老大,还参与了国家标准的制订。

  产业链拉动新商机

  随着国内服装产业迅猛发展,一些虎鹿人敏锐地捕捉住商机,从全国各地采购缝纫配件供应给服装生产企业,同时一些虎鹿人在当地办起了缝纫配件生产企业和缝纫配件经营部。

  在虎鹿镇燕山工业园区的东阳市利群制刀缝配有限公司,记者见到车间里的工人们正忙着冲洗砂皮、切割、粘帖、包装……各道工序完成后,一圈圈砂带就制成了。总经理徐泽滨是一位85后的大学生,父母与虎鹿镇及周边地区的许多人一样,一直从事着缝纫机整机及配件的销售工作。2007年大学毕业后,徐泽滨跟父母一起在市场里做起了缝配销售生意。“与其卖人家的产品帮人家打品牌,不如自产自销。”徐泽滨说,他上大学时学的是模具专业,自己办厂也算是从事本专业。在父母的支持下,他的新厂今年春节过后正式投产了。

  “儿子生产,我们俩销售,一家人就完成了一条产业链。”徐泽滨的母亲高兴地对记者说,他们在缝配城有一个120多平方米的店面,销售砂带、砂剪、刀片、裁剪机等数百种零配件,像销量最大的砂带等配件都从宁波等地进购,受制于生产商,现在有了儿子的工厂,“前店”销售有了“后厂”的支持,就具备了价格竞争优势,销售额和利润突飞猛进。徐泽滨说,砂带的生产工艺并不难,因此跨入这一产业之后他对自己很有信心,除了砂带,他接下去还要扩大规模,生产刀片等各品种的缝配件产品,而且还注册了很多商标,在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

  徐泽滨一家可以说是“老缝配”衍生新生代缝配人的典型代表,那么东阳市特尔洁服装机械厂总经理吴金杨,则是典型的缝配老销售员转型成了新企业创办者。吴金杨说,多年来,他一直在北京销售熨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今年3月份,他回乡租用旧厂房自己创办了一家生产熨台的企业。开工一个月,企业的生产销售形势就很火暴,每天生产销售80多台,日销售额达14.4万元。

  “新服装厂相继出现、大中型服装企业增加生产线都刺激了缝纫机配件的需求量,这段时间采购商络绎不绝。”东阳东普缝配制造厂负责人程正华对记者说,他们生产的绕线器每天销量达1000多套,接下去他还要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线架、捆条盘等产品。

  “现在虎鹿周边已逐步形成了一个缝配产业生产基地。”李敢峰对记者说,包括货源价格、运输成本等都会进一步下降,产业与现代物流结合也更紧密,进一步推动东阳市缝制机械行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