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旱涝急转 种粮成本飙升

2011年06月22日 20:2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政府补贴成救命稻草

  本报记者 王超报道

  俗话说,两湖熟,天下足。两湖这座历史知名的粮仓在今年遭遇了旱涝急转的极端天气,农民种粮成本急剧飙升,政府补贴成稳定粮价的最后一棵稻草。

  6月3日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秋、冬、夏”三季连旱。众多小型水库和塘堰干涸,中小河流断流,就连湖北最大的淡水湖洪湖也仅余1/8水面面积,最深水位不足40厘米。

  50年一遇的旱情让大粮仓受损严重。国家防总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这次干旱中,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9892万亩,有497万人、34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为了及时插秧,长江中下游的农民们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他们或者是自掏水费从附近的大型水库买水,或者自己以100多元每个的加钱买一个或多个小抽水机从池塘的小水洼中抽水,又或是村干部带头冒着危险半夜到水库偷水。

  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四安村村民黄军平给《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村子200户人家一共集资了1500元,到惠亭水库以每立方米0.08元的价格买水灌溉。平均下来每亩地水费要花30元,挖沟费还要另加20元。每亩地抗旱资金至少需要50元。

  “这比往年要增加一倍。去年插秧所需的水费仅为20元每亩。”湖北省应城市农业与信息中心主任杨文献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持续数月的大范围干旱刚过去,洪涝灾害又至。6月3日至今,先后四轮强降雨席卷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少新插下的秧苗被一扫而光,近2尺高的玉米被冲倒在地。

  各省灾情显示:强降雨已经致使安徽省89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41亿元,其中农业损失5.24亿元;江西省249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总损失26.7亿元;湖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更是高达261.2千公顷等。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张家湾村,村民张宪华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大暴雨几乎冲垮了张家湾所有的农作物。部分农田被山上冲下来的石子、大树完全覆盖。清理农田复种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抗旱的投入。

  更为可怕的是,大范围的降雨过程还在延续。据中央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一周,我国的降雨将主要集中在江淮和华南等地,北方也将迎来一场降雨过程,其中黄淮局地雨量较大。而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河流的防洪蓄水能力早已大减。而长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水位已经连日暴涨,太湖水位更是已经达到警戒线。

  “如果汛情再持续下去肯定会消弱农民补种的积极性,进而造成粮食减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目前来看,发生洪涝灾害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还只是个别县市,尚不足以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太大影响。但汛期再继续下去,影响会逐步扩大。

  郑风田表示,涝灾对于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要远小于旱灾,这在去年已经得到了证明。大暴雨给农田带来的伤害并非不可挽救。关键在于,政府要尽快挽回农民补种的积极性。“短短几个月时间,农民就经历了一场大旱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涝,他们很难再拿出补种的资金。所以,在降雨回缓的地区,政府的补贴一定要及时到位,帮助农民进行复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