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常委建言力解调控“两难”

2011年06月23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石俊

  6月21日下午至22日上午,参加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的与会人员进行分组专题讨论,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言献策。

  通胀压力仍然巨大

  “从今年前5个月的CPI数据来看,均超出了全年4%的控制目标,但从粮食生产来看,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而工业品供大于求的局面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我国并不具备发生严重通胀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认为。但他同时指出,随着翘尾因素和近期自然灾害的影响,6月份的CPI涨幅可能更高。

  “要应对当前的通胀问题,关键还在于增加供给。”全国政协常委郑新立表示,“国外输入性通胀的传导,除了大宗商品上涨外,还在于为冲抵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其中就涉及到如何用好外汇储备,建议央行把外汇储备转存至商业银行,再由银行贷款给那些‘走出去’或者用汇企业。”

  对于如何管理当前的通胀问题,政协委员们还建议,合理确定价格调整目标,稳定价格总水平,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价格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价格总水平的目标区间对宏观经济进行科学调控。与此同时,建立收入水平与物价指数的联动机制,包括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农民收入、各类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幅度实现联动调整,所需资金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切实减少因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除了稳定物价外,还要加大对城市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

  在当前通胀依然高企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保增长、调结构、抑通胀三者的关系,也引起了委员们极大的关注。

  “当前宏观调控的问题,还在于经济速度的过快增长。”全国政协常委李庆元认为,经济过快增长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困难重重,尤其是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非常重;其次是通胀难以控制,包括CPI和PPI都在逐步上升,可能出现消费增长乏力;最后就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民生问题容易被忽视,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发展滞后。”

  “‘十二五’开局年,各地往往热衷于用投资拉动经济,这给我们调结构带来了考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认为,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因为经济出现放缓和通胀的加剧,就忽视经济结构的调整。

  呼吁差别化调控

  目前,今年的宏观调控已行至年中,对于未来的调控思路,委员们也纷纷给出相关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建议,调控手段的选择上,要特别重视税收手段,可以通过适当的税收杠杆,发挥其在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能源和保护生态等方面的作用。“在调控中,尤其是要注意防止计划经济旧思维的回归,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郑新立也建议,下一步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引导资金投入的流向。“运用财政杠杆,将资金引导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用基础事业、第三产业、农业现代化产业以及海外能源资源投资等方面,用于支持经济的发展。”

  “要注意把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结合起来,总量调控是对的,但要注意对微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全国政协常委方兆本表示。因此,政协委员们同时也建议,要认真落实“新36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包括创新执行机制,进一步强化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让全社会监督与评价“新36条”的执行情况;成立“民间投资促进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新36条”的贯彻和落实;还要从政策层面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投资市场,特别是在石油、电信、金融等垄断领域,给民间资本的进入开辟绿色通道,清除一切不合理的限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华工商时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