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4日 02:46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向高附加值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王敏/文
中国尽管在产业技术水平上处于相对劣势,但也有独特的优势。
6月22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高新技术所需要的高投入可以有巨大的消化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具有自主技术创新的绝好条件。”
技术创新有待成为
企业竞争力主要支撑点
《中国企业报》:根据财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11年1至5月,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2822.8亿元,同比增长43.6%,累计实现利润5234.4亿元,同比增长50.4%。在营业收入、利润、上缴税费等方面均表现不俗。您认为这得益于什么?
金碚:2010 年,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44 家企业进入世界500 强行列,有3 家企业跻身全球前10 位,而在2000 年,世界500 强名录中还只有8 家中国企业的名字,中国超大型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
与此同时,央企的“表现不俗”和中国的经济大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世界有目共睹的制造业大国,而央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大大带动了央企利润和税收的大幅增长。
《中国企业报》: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曾公开表示,虽然近年来央企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100多家央企中,至今找不出一个“全球叫得响的品牌”。与跨国公司相比,央企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很大差距。您觉得制约央企创新的因素有哪些?
金碚:事实的确如李荣融所说。我们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向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升级。但到目前为止,技术创新还没有成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支撑点。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大致有以下三个不利于创新的因素:
首先,国家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三个部件仍然存在功能缺失:大学是基础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国家重要创新平台的搭建者,但是我国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与大学缺乏学术交流的体系,创新平台也无法搭建;知识传播系统依靠的是产学研用的结合,但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从事的研究工作大多与企业所需脱节,科技成果很难转换为经济效益。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知识创造者在科研成果转化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阻碍了技术扩散;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生产企业,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我国企业长期看订单经营,很少有企业愿意承担创新应用带来的风险。
其次,经济环境不利于创新。创新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需要花钱,需要承担风险,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充满竞争。
而企业可以在三方面进行投资:市场推广、设备投资和技术创新。到目前为止,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种——市场推广,也就是扩大市场规模。其次是设备投资,最后才是技术开发的投资。至少到现阶段,中国的企业更多地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然后才会考虑技术创新的投资,特别是自主技术的投资。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靠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能力。
最后,民族文化不利于创新。事实上,创新项目的成功率全世界都比较低。一般来说成功的概率都不超过10%。但是为什么美国能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呢?我想与民族文化有关。
美国的文化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一次没关系,还可以再来。比如在美国盛行的风险投资,就是选10个,有1个成功就行了。
而中国文化有些是不利于创新的,比如不容忍失败。此外,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倾向于规避不确定性,因而中国的企业会尽量避免投资风险较大的研发项目。可以说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民族文化特性等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创新不足有其历史合理性。
改变“市场换技术”的
技术依赖
《中国企业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比较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对国企本身的创新有帮助吗?
金碚:我个人认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很明显的。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1995 年到2009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了10 余倍,年增长率接近30%,远远超过GDP 的增幅。
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但是,在我国高技术产业总量扩张的背后是其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值和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大量承接跨国公司的OEM,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远没有成为高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看,产业转移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迄今为止,我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
但是,转移产业并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产业转移的技术依托是产业分解和产业融合。发达国家通常是将产业链进行分解,然后把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体的形式有直接投资、生产外包、设备供应等),以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同时,所分解的产业链环节又可以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进行连接,实现产业融合,以开拓更大的需求空间。
在这样的国际产业分工条件下,中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生产环节(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的许多产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的,这直接表现为在中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迅速上升。
但是,中国不能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而且,实际上,在竞争过程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体会到,随着传统产业和传统技术向中国的大量转移,市场饱和和利润摊薄是不可抗拒的趋势。要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新的作为,即把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技术创新特别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至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之上。
而长期的“市场换技术”,造成了中国很多企业的技术依赖,这种依赖思想慢慢演变成了一种习惯,大大制约了创新的步伐。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技术来源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一味地技术模仿,尽管可能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将丧失技术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核心技术,实际上很难从简单的国际转移中获得。
大范围创新
已具备人力资源基础
《中国企业报》:很多经济学家都把华为、比亚迪作为创新的样板来讲,您认为这对促进国企创新有何意义?
金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正在越来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像华为、比亚迪等进入高技术产业,并且表现出竞争力的企业,他们都具有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有效结合的显著的特点。一方面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他们保持了成本优势。
以比亚迪为例,它创造了一种生产线,把国外发达国家用机器的方式,他用人来替代,特别是比亚迪充分利用了人数众多的工程师资源。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超过11亿元,现有员工14万多人,其中有1.2万名工程师,作为基础项目的研发,占了员工人数的9%,比亚迪有一个301的说法,以300%的工程师的人数,换取1%的领先,实际上它是充分发挥了工程师数量上的优势。
再看华为,华为公司研发总投入为100亿元,华为目前有研发人员4万人,如果一名研发人员需要资源20万美元,一年就需要80亿美元。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华为是劳动密集型的高技术企业,而且华为和比亚迪的案例也说明,中国目前具备了从低技术、低附加价值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这两个条件在中国同时发挥作用。
我们现在也研究了一些很有利的条件,首先是应对金融危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中国正在成为基础设施条件最优越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次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金融危机激发了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新一轮创新,这也可以在技术上为实现中国产业更节约、更经济、更清洁提供技术支撑。再次,中国的人力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64年,劳动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和大学文化程度比例是64∶1,1982年是57∶1,2005年5∶1,2009年是5.5∶1,这奠定了实现大范围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基础。
巨大市场空间成为
技术创新独特优势
《中国企业报》:综合种种不利于创新的因素,您觉得中国会在未来改变这种局面吗?
金碚:我个人认为,中国尽管在产业技术水平上处于相对劣势,但也有独特的优势。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高新技术所需要的高投入可以有巨大的消化空间。
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高投入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回报,才能实现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而所谓经济回报就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只有充分大的市场空间才能消化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成本。
很显然,中国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具有吸纳企业研究开发资金的强大吸引力,面向中国市场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有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因此,中国不仅能够成为制造能力的巨大投资场所,也会成为研究开发活动的巨大投资场所。
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具有自主技术创新的绝好条件,许多跨国公司都把中国作为实现重大技术创新的沃土,中国自己更有条件在这块沃土上实现从以技术模仿为主的工业化道路向以自主技术创新为主的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企业报》:那么您在国企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建议?
金碚:实施科技振兴计划,促进企业研发能力提高。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大型企业,要发挥其科研优势,鼓励其培育具有独创性的核心技术能力,完善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技术渗透体系。对于中小型企业,鼓励形成技术创新的网络体系,作为核心技术的补充,积极进行应用性创新。
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经常性的交流机制,拓宽企业自主创新的视野。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技术成果流通,鼓励企业参与国际专利交换工作。
同时,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财政、税收等政策要对自主创新型企业给予优惠。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票上市,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利用风险资金等新型融资手段,探索适合传统产业的风险投资市场。
此外,还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在传统产业密集的地区,要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在一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存的地区,一定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资金资源和政策资源,避免忽视为传统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有实力有创新精神的企业给予与高新技术产业同样的税收优惠、信贷担保等政策支持;对于需要扩大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的产业,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企业间跨区域的并购、重组,形成能够发挥规模效应的企业集团。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