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5日 02:33 来源:郑州晚报
今天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现实所需、群众所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提高认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郑州现有耕地489.15万亩,其中基本农田413.1万亩,人均耕地0.57亩,远低于1.38亩的全国平均水平和1.21亩的全省平均水平。随着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强劲,用地保障压力前所未有。然而,一些地方随意性用地、盲目粗放用地、违法用地现象十分严重,土地利用和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潜在的矛盾开始集中暴露,传统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市将面临用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局面。这种土地稀缺和需求旺盛、土地利用粗放叠加的基本市情,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走节约集约用地的路子是破解用地难题、拓展发展空间的根本途径。一要健全和落实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加大新增建设用地取得、使用和保有成本,加快形成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地技术,建设和使用多层标准厂房,鼓励开发利用地下地上空间。充分利用现成的项目、现成的厂房和经过审批的土地招商引资。加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弥补用地指标不足。二要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健全节约土地标准、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把资源节约、综合开发利用等指标纳入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调整工业用地标准,大幅度提高单位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努力实现土地综合利用和收益的最大化。三要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深入挖潜、盘活存量、转化低效益土地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之路。实行建设项目批后公示、批后监管警示、竣工用地验收等制度,确保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建立闲置土地定期清理和查处制度,加大城中村改造和合村并城、空心村整治力度,加快盘活存量土地,达到地尽其用。
要创新机制,推进土地管理方式转变。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是适应当前形势、解决面临问题的现实需要。一要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改进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办法,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优先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二要深化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探索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采取“竞标”、“一次竞价”、“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等出让形式,实现土地供应由“价高者得”的单一目标向完善市场、保障民生等多目标管理转变。三要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实行补充耕地指标统一管理;拓宽补充耕地的思路,实行“深度挖潜”与“易地补耕”并举,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加大补充耕地储备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四要健全完善执法监察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联合执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联动联管机制,严格落实《郑州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警示约谈办法》,加大土地违法查处和问责力度,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建立违法违规用地单位名录,适时公开通报、挂牌督办违法违规案件,对违法违规出让、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土地是全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土地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当前土地管理形势的严峻性,严格履行土地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切实做好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每位市民要强化节约优先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吴天君
2011年6月25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