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稻葵:人民币资产选择太缺乏

2011年06月28日 09:56 来源:财新网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三大挑战;应发挥香港市场的作用,并进行制度建设,保证中国股票债券的质量

  【财新网】(记者 王晶)人民币资产缺乏,“热钱”涌入威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以及缺乏国际投资技巧,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目前面临的三个挑战。清华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6月27日提出这一看法。

  李稻葵在一研讨会上表示,与本国投资者相比,国际投资者更热衷人民币国际化,但是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不成熟。

  他认为,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经济低迷,政府信用受到破坏,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高筑,这使得这些国家面临根本性变革。现在看起来,这个过程很漫长,直到公共财政重组之前,西方主要货币,如欧元和美元将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投资者寻求新的替代品,分散投资,人民币成为考虑对象之一。

  但是,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的未来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没有足够的人民币资产可以提供给国际投资者。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例,由中国政府、银行和企业发行的固定收益资产,占全球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仅0.3%,但是美元固定收益资产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所以,中国不能给华尔街投资者提供足够的资产,使其分散投资。但由于国际投资者需求巨大,他们可能饥不择食,忽略固定收益资产的质量。如果中国匆忙地提供固定收益资产,出现质量差的资产风险增加,则会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情景。

  其次,大量美元和欧元兑换成人民币购买中国资产,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中国,这将给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挑战。李稻葵认为未来中国央行的政策应保持动态,以应对大量流入的“热钱”。

  此外,他称,中国政府正寻找方案鼓励本地投资者将中国人民币资产,包括人民币存款,换成美元到国外投资,但是这种投资需要技巧和眼光。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圣路易斯分行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文一在同一场合指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金融改革还要很长时间来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还不具备。

  李稻葵指出,下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两个步骤,在整个经济体的资产项目开放之前,发挥香港的作用。另外,中国要进行制度建设,保证中国的股票和债券是高质量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