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生活困难 若解决无效或成不稳定因素

2011年06月28日 11:22 来源:财新网

  相当一部分三峡库区移民耕地不足,就业和生活困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很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财新网】(记者 邓海)参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水利专家告诉财新记者,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目前三峡工程有七大问题急需加以解决。

  移民安稳致富问题。目前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人口124.55万人,其中农村搬迁安置人口54.75万人,目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耕地不足,就业和生活困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很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前述专家认为,尽管部分三峡移民生活困难的情况复杂,但受客观因素制约最大,因此特别需要政府部门出力。例如,三峡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54亩,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这些耕地近三年来平均年产值每亩不足1000元,靠种地基本不能养活人。

  三峡移民安置方式包括就地后靠和外迁,以就地后靠为主。在外迁的移民中,生活困难的也不在少数。民进重庆市委2010年12月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重庆市内安置的三峡水库外迁移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近年来一些移民家庭出现“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因自然灾害、因市场风险”而致贫的现象。问卷显示,59.7%的移民认为现在收入下降,许多移民在访谈中认为实际生活水平比外迁之前降低,个别移民甚至认为“倒退了10年”。

  民进重庆市委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有重大消极影响的恶性群体性事件趋于减少,但是不满和怨气在移民中普遍存在,加之农村生产致富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外迁移民稳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由于对移民资产特性、资产收益及资产功能恢复、人力资本等考虑不足,特别是半淹城镇功能恢复具有广泛要求等特性考虑不周到,移民标准认定出现部分理解差异,部分搬迁安置遗留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在库区和大坝下游,出现次级河流水质呈下降趋势,水华集体爆发,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仍处在薄弱环节,因为生态环境保护将是一个持久性问题。

  地质灾害问题。三峡水库的年度性周期消落,将在很长时间内改变库岸水文地质条件和自然平衡,滑坡、崩岸等地质风险增加;库区建设期间的高切破问题同样影响人居安全。

  清水下泄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库区流速减缓,导致入库水流泥沙沉降,出现清水下泄。清水下泄,将加剧对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冲刷,局部河段河势变化,崩岸加剧;洞庭湖、鄱阳湖湖区长期向长江倒流;长江航道也将意味河道冲刷发生部分改变。

  运行管理问题。随着三峡工程进入运行期,急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管理与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三峡工程综合监测体系及水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满足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综合管理和科学认知的要求。

  综合效益拓展问题。目前长江中上游的进一步开发,将改变三峡工程的入库水、沙条件,明显改变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发挥。如何处理好长江上游水库群和三峡工程的联合调度,统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