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红色年代捍卫通信生命线 立体高速网络见证90年历程

2011年06月29日 00:40 来源: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李晓玉

   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亦或是繁荣发展的和平年代,信息的交换与传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信,犹如一条条“神经中枢”,构筑起社会经济生活中一张无形的信息网络。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无线电总队建队80周年。从苏区建立的第一个邮政管理机构,红色通信源头那一台半收、发报机,中央军委三局开启通信工作,到如今全国电话用户破12亿、3G时代呼啸而来……回望数十载风雨砥砺,通信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宁都、瑞金,到延安,走向全国的历程,也折射了整个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历程。

  红色通信铸就生命线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信息的传播已经超乎它的本来意义,它关乎一场战役的胜利、关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关乎几十万人的性命,甚至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

  红色年代,通信就是生命线。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知己知彼,方能用兵如神。遵义会议后,军委用无线电及时把会议精神传遍全军;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毛泽东带领红军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其中无线电侦察和无线电通信的灵活配合功不可没;漫漫长征路上,叶剑英截获张国焘密令,保证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按原计划北上;宝塔山下,红色通信有线、无线网络及交通邮政的立体网络,强有力地支撑着政治和军事指挥,向边区实时传递着党的声音;百团大战中,通信畅通保障了各参战部队的协同作战,对赢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在敌后没有硝烟的战场,无数如地下党员李白一样的先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临危不惧,为党中央传递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从硝烟弥漫的战争中走来,红色通信发展壮大。1930年12月,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缴获敌人的一台半收、发报机,开启红色通信源头。1931年,中央苏区领导组建了第一个红军无线电队。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军委三局组建和新建了抗日根据地的通信部门与分队,建成了从延安向全国各地部队辐射的无线电通信网,有力地保障了党和军委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挥。无数通信的星火终于交织成覆盖全国的燎原之势。

  改革开放迎来通信业春天

   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共和国在党的领导下终于迎来和平年代。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通信事业跟随共和国的建设步伐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曾经的半个电台、摇把儿电话、电报、IC卡电话、BP机、大哥大,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宽带,通信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1978到2007年的30年间,我国综合通信能力迅速增强,网络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2007年我国电话网络规模在世界排名,从1985年的第17位跃升至第1位。

  30年通信变迁史何尝不是一部党与共和国的成长史。

  抚今追昔,绵延80年的“电波精神”犹存。在胸怀理想与信念的通信人不懈奋斗中,通信产业不仅在改革中孕育了用户最多的三大运营商,还造就了如华为、中兴等国际IT巨头,更让现代通信网络覆盖大江南北,城市乡村。

  3G造就新红色旗帜

   当手机与互联网相互碰撞,移动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信息传播手段,为新时代传播党的精神开辟出新的平台。党建网络平台,红段子微博(http://weibo.com)、红色阅读、红色短信……这些贴着鲜明3G时代标签的信息化手段正成为民众加深了解党的新方式,互联网成为普及党的精神的重要平台,更成为一次3G融合应用的集中展示。

   从通信业的发展也折射出党的90年光辉历程。在党的领导下,9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得发展,而其中最有力的支撑莫过于通信业自身的强大。如今,通信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但如此,现代化的通信网络正惠及更多民众。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话总数突破12亿。其中,手机总量达到9.1亿户,3G用户超过7000万户。另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信息化手段改变中国,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正一步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村铺平致富路,让曾经的红色老区旧貌换新颜。

   而今,通信领域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信息大国”向“信息强国”跨越,这不仅是通信业的又一次飞跃,更成为红色事业的一面旗帜,为党的90年光辉发展历程增添又一个强有力的注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